1. 主页 > 知识解答

麻糍节的来历(麻糍的介绍)

麻糍节的来历(麻糍的介绍)

江山麻糍节的来历

江山麻糍节起源于当地劳动人民秋收后庆丰收祭拜天地神灵的仪式,已经沿袭了数百年。按照传统仪式,家家户户都要摆酒席,准备祭祀用品,扛着神像游街。

一些村民说,“老佛节”向来是村里最热闹的事,也是最“闹心”的事。前几年,“老佛节”都成了比面子的日子:谁家的客人多,谁家的面子就大。曾经有人家连摆一个星期的酒席,宴请客人数百之众。

扩展资料

麻糍节的习俗就是吃麻糍,吃完了还得带着麻糍回家给家人吃。所以,大家是吃了在肚里,还带着手里的。人们常常都说“打麻糍过中秋”。

麻糍节的实意是让亲朋好友有个相聚的机会,由于麻糍与当地方言无事同音,有平安无事之意,也寄托着亲人平平安安,事事顺心,同时,也寓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麻薯的成分是什么

麻薯的成分是圆糯米或糯米粉、糖、水、各类馅料等。

麻薯又称麻糍,麻糍是一种由糯米粉或其他淀粉类制成的糍粑,软且有黏性,味道甜,形状看起来较接近圆形,内部包有不同种类的馅料。麻薯热量较高是因为制作麻薯需要白砂糖、糯米粉、玉米粉、红豆沙及水,这些原料的本身所含热量就很高,所以导致麻薯的热量很高。

每年农历十月,浙江不少地方都有做麻糍、过麻糍节的习俗,麻薯是一种高热量食物,每100克麻薯约含有热量368.00大卡,更早的时候,麻糍都是手工做,须历经配、淘、磨、蒸、打、切、晾和浸等多道工艺。用石臼打好的麻糍若压到特制的印版上,便成了印糕麻糍。

麻薯的来历及品种:

麻薯来源于中国,日本称为饼实为年糕(与中国与韩国年糕较大区别在于日式年糕较为软糯、无韧性),台湾音译为“麻吉”。在大陆又叫做草饼,浙江地区也有叫麻集的说法,大连地区称之为“馍饥”,实则叫做“麻薯”。

麻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粘性,可以直接食用,也可放入牛奶、奶茶等饮品中搅拌食用或者加入到面包中制作成麻薯面包食用。不同的配方制作出来的麻薯口味不同,有红豆麻薯、抹茶麻薯、巧克力麻薯、鲜奶麻薯等种类,既可以热食,也可以冷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麻薯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