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解答

联想和比喻的区别(用联想造句)

联想和比喻的区别(用联想造句)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联想和比喻的区别,以及用联想造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比喻、想象、联想的区别

1,比喻,就是把什么比做什么,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句子用的喻词是"不及",形式上看似为弱喻。”

2,想象,心理学上是指在头脑中把已有的表象作适当的加工和组合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使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获图表符号的显示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实物的新形象。

3,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实物的心理过程。联想产生的基础是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联想和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想一定要牵涉到两件事,即从甲事想到乙事,而想象只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

但是联想对于想象的形成往往具有媒介作用,头脑种新形象的形成有时是由联想促成的。而比喻跟想象和联想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扩展资料

修辞手法

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

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

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比喻和联想的区别

比喻,有把什么比作什么,而联想没有.

联想,是凭空想象的,而比喻是有实物的。

“小孩的脸红得像苹果”这类的语言,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却因喻体的选择太过俗套,缺少修辞特有的形象感,读起来没有趣味,无法勾起读者心中的涟漪。

那么,怎样才能巧设比喻,使语言具有鲜活力呢?下面笔者仅借几句精选的例句试解其中奥妙。

(一)“分不清床前清冷的月光,是深秋夜里飘降的冰霜,还是一张空白的信笺,或是老母亲银色的白发。朦胧中,捡起的,却是一段一段的乡愁。”

若是写月,“玉盘”这类常见的喻体,往往是从事物本身的特征即事物间的相似点展开联想的。本句却由作者的情感出发,从“乡愁”展开联想,想到家乡老母亲银白的头发,想到满腹的乡思却欲语还休的空白信笺,是否还会想起挂在墙头晒得冒油的雪白的腊肉?还有腊月里母亲做的甜甜的粘粘的冒着热气的糯米糕……字里行间会勾起读者多少的联想,还有读者自己心中的种种愁思……

又如:“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落雨的深夜,孤独的人会更想家却不能回家,这样的心境之中的想像,雨也成了孤独的人儿了。谁说深夜里被从天抛落的雨儿,不是无家可归只能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的可怜的弃儿呢?那种孤独与凄凉,更妙地解读了作者的心境,也就更能引起读者的怜惜之心了。

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景和情是密不可分的。写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写景,更是为了表情达意。描写景物时若能从情感出发展开联想,可以更好地做到情景交融,并且还能显得独到而新奇。

(二)“南朝的四百八十寺,纷纷披起神秘的袈裟,湮没在迷离的烟霭之中。”

由“小孩的脸”到“苹果”,展开的是相似联想。烟霭与袈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两者本身也没有相似点。而本句描写烟霭的迷离,却是在相关联想中进行的:“烟霭——烟霭中的寺庙——和尚——袈裟”,比喻拟人之中,独到的意境显得新奇而鲜活。

又如:“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柳笛,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落在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音乐的声响,常常是“回荡”、“萦绕”在耳际,“滴落”在绿叶上的,该是那摇摇欲坠的雨珠吧?澄澈、透明,再烙上孩童纯真的梦,会掩映着怎样的缤纷?

通感的修辞,动态的形象,“滴落”一词带给读者多么美妙的想象啊。如此鲜活的语言,不也是在相关联想中得到的吗?“牧童——避雨——吹笛”“笛声——雨滴——孩子的梦”。

可见,要想语言具有鲜活力,除了进行常见的相似联想外,相关联想也可以拓宽你语言选择的空间。

比喻句是不是联想或者想象

比喻,将一类实际存在的事物比作另一类实际存在的事物,两类事物之间有明显区别。所以比喻不是想象,与联想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区别。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不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

比喻和联想区别:目的与过程都不相同。

比喻和联想的联系:

比喻是借两个物体的相似性,而联想是依据两个物体的相关性。两者有一定相通的地方,因为相似性除了形状、外表的相似,还有内在本质、规律的相似,而后者可当做相关来解;比喻比较具体表面一些,联想比较深入内在一些。

联想和比喻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在定义和用途、形式和结构、作用和效果。

1、定义和用途:联想是一种通过某种共同点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方式。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共同点进行比较来传达特定含义的修辞手法。

2、形式和结构:联想没有固定的结构,可以是接近、相似、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喻有固定的结构,通常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过比较来暗示本体的特征和内涵。

3、作用和效果:联想使读者或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某一事物或情感的理解和感受。比喻通过对本体和喻体的比较,使读者或观众对本体的特征和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