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媳妇(古代女子生存实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在古代当媳妇,以及古代女子生存实录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用文言文称呼自己的媳妇
1.文言文里,我怎样称呼儿媳的父母
家人的称呼: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兄——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称——寒
2.文言文中对女子的称呼有哪些1、女郎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南北朝:佚名《木兰诗》
译文: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2、巾帼
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清代:曹雪芹《芙蓉女儿诔》
译文:刚烈的气节,遭到暗伤,姑娘的悲惨超过窃神土救洪灾被杀在羽野的鲧。
3、内人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译文: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4、丽人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杜甫《丽人行》
译文: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5、玉女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唐代: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译文: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
3.文言文中对自己的称呼有哪些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
古代官员:
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下官(对等级比他高的官)老臣(自己年龄大)
武官:末将(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贪官,宦官:奴才,小的
古代男子:小生,本公子,本少爷
4.“恋人”在文言文中如何称呼郎、夫
一、郎拼音:láng
释义:
1、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3、旧时妻称夫或恋人的称呼。
4、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侍郎。员外郎。
5、姓。
二、夫拼音:fū
释义:
1、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称老师;旧时对恋人的称呼;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令郎[lìng láng]
敬辞,称对方的儿子。
2、新郎[xīn láng]
结婚时的男子。
3、女郎[nǚ láng]
指年轻的女子。
4、侍郎[shì láng]
古代官名。西汉时本为宫廷近侍。东汉后,尚书属官任职满三年称侍郎。唐以后官位渐高。为各部尚书的副职。
5、儿郎[ér láng]
男儿;男子。
5.古文中有哪词语是表示祭祀的,哪些词是谦称自己妻子的中学文言文中有关祭祀的词语
见参考资料:
古今妻子称谓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而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竟有近四十种之多。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妻死后又另娶的。
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爱人男女互称。
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伙计、搭档现代都市对妻子的俗称。
另外,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妇君”等。
6.古代的妻子称呼自己有几种方式皇帝称老婆叫锌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文人称拙荆;
雅士叫执帚。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没文化的叫老婆。
年轻人称媳妇;
老头子叫老伴。
不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
北方人称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他妈。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
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
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
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四川人称老婆则叫堂客
上海人叫老布
东北人叫老婆子
天津人叫孩儿他玛玛(快拿大木盆来啊,可感儿借拨了)
那些山区偏远之处的称呼就更有趣了----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儿的,吃饭一张桌儿的,睡觉一个窝儿的,下田一块坡儿的,死了埋到一个坑儿的,煮鱼蒸肉一个锅儿的。还有很多我就不知道了啦
古代媳妇的38种叫法
古代媳妇的38种叫法如下:
其实在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称谓都非常讲究,例如光是自己的妻子就可以有多达10种称呼,而且还都不重样。其实现在我们会用的称呼一般就是老婆、看古装剧里会叫娘子、夫人等。
1、老婆(口语)2、妻子(书面语)3、太太(文化人)4、媳妇(北方的)5、对象(70年代)6、爱人(80年代)7、女人(俗人)8、内人(文人)9、老伴(老年人)10、糟糠之妻(书面语)。
11、贤内助(尊称语)12、娘子(秀才)13、夫人(当官的)14、贱内(做商的)15、拙荆(文人)16、执帚(委婉)17、浑家(白话文)18、宝贝或者心肝宝贝(想恋)19、亲爱的(亲热)20、达令(腻歪的。
)21、娘们(平常的)22、那个老娘们(有点厌恶)23、那口子(农村)24、女当家(女)山大王25、内人(台湾)26、码子(小混混)27、婆娘(西南官话)28.、堂客(湖南)29、老蒯(东北)30、婆姨(西北那边)31、屋里的(河南)32、家里的(河北)33、烧锅的(安徽)34、姑娘吖(湖北)35、孩他妈(有娃的)36、野婆娘(骂人的)37、领导(一家之主尊称)38、发妻(原配)。
以上就是古代对于媳妇的38种叫法。
古代男人怎么称呼自己的老婆
1、夫君。唐赵鸾鸾《云鬟》:“侧边斜插黄金凤,妆罢夫君带笑看。”
释义:侧面插上黄金打造的凤钗,化好妆夫君看了满面笑容。
2、玉郎。牛峤《菩萨蛮》词中有云:“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
释义:外面下起了雪,心上人却还没回来。
3、良人。唐李白《子夜吴歌》之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释义: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4、檀郎,潘岳又名潘安,小名檀奴,后人称之为檀郎。潘安是出了名的美男子,所以檀郎经常出现在诗词中,作为心上男子的代称。
李贺《牡丹种曲》中有诗曰:“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庭月明燕也语。”
释义: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归宿呢,当年喧嚣一时的观花楼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语。
古代称呼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才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现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人称自己的妻子。
浑家: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多见于早期的白话文。
小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细君:从字面上看是雅一点,但意思与“小君”一样。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朴素的服饰,后人用来作为妻子的谦词。
继室、继弦:古人常用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所以将妻殁再娶称“续弦”。
内助、中馈:指家庭事务包括饮食在内,均由妻子操持。所以对人谦称为“贱内”,这带有封建夫权的色彩。称“贤妻”是书信语。“贤内助”是尊称。
内掌柜、内当家:旧时代称掌权的妻子为“内掌柜”、“内当家”。后来作为恭维别人妻子的称呼及自己对妻子的爱称。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对妻子的称呼。
媳妇儿:河南农村这种称呼很普遍。
老婆:北方广大农村丈夫对妻子的俗称。
家里、屋里:是一些地区方言对妻子的称呼。
至于妾、姬、小妻、小屋、如妻、如夫人、侧室、偏房、副妻等等,均为旧时对于小老婆的称呼。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我在古代当媳妇和古代女子生存实录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