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理想扩大

戚家军鸳鸯阵(戚继光的鸳鸯阵弱点在哪)

戚家军鸳鸯阵(戚继光的鸳鸯阵弱点在哪)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戚家军鸳鸯阵这个问题,戚继光的鸳鸯阵弱点在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戚继光的鸳鸯阵究竟有多厉害

戚继光的鸳鸯阵非常的厉害,在明朝就是依靠着戚继光用鸳鸯阵镇压沿海地区的倭寇,而鸳鸯阵是在瓦氏阵法基础上再改良的阵法。

一、戚继光建立戚家军,并且钻研瓦氏夫人镇压倭寇的经验。

明朝时期倭寇在浙江沿海地区作恶,朝廷多次派官员过去镇压都无功而返,明嘉靖便派戚继光过去看看能不能镇压,而戚继光来到浙江之后看到的明军都是军纪散漫的,难怪无法镇压倭寇,于是他重新找了一些人组建自己的军队,并严格规定军风军纪,也就是后来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而在平常的生活里戚继光就会看一下记载了当年瓦氏夫人镇压倭寇的书,主要研究倭寇的习性和瓦氏夫人的瓦氏阵法,倭寇的习性就是喜爱用箭和倭刀,然后利用地形埋伏,而瓦氏阵法的防御力非常的全面,戚继光则在瓦氏阵法的基础上再完善,创造出了鸳鸯阵。

二、鸳鸯阵的简介。

鸳鸯阵一般是以12个人为一个单位,然后将长短兵器和盾使用到极致,并且还可以随地形而随时变化,其阵法的体系有队长、长盾手和长枪手,不管是攻击力还是防御力都极其的高,就算是面对倭寇的埋伏,也能够立刻作出防御。然后再配上明朝时期的火器的发挥,倭寇们发现不过他们怎么搞都破不了鸳鸯阵,戚家军几乎无往不胜。

三、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在1559年组建戚家军,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打击倭寇,保卫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全,研究出倭寇的习性,并写出倭寇的弱点和注意事项,其研究出的鸳鸯阵也是我国重要军事阵法之一,之后又参与边境打击起义,几乎他的大半生都在为国家奋斗,是当之不愧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戚家军所使用的鸳鸯阵,究竟有多厉害呢

戚家军所使用的鸳鸯阵,到底有多厉害,竟然能让倭寇望风而逃

公元一五六一年,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一个月连战九场,而战果却是戚家军阵亡九人为代价,累计斩首、生擒倭寇近五千四百多人,在当时那个时代,曾经出现过十几个倭寇追着几千明军追杀的场面,而这一次,倭寇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在戚家军的打击之下,全军覆灭。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后来的福建之战中,在横屿战役当中阵亡十三人,斩首倭寇三百四十多人,牛田之战中更是以零伤亡斩首六百多倭寇,兴化之战阵亡六十二人,斩首倭寇二千多人,仙游之战中戚家军阵亡二十四人,歼敌整整近一千五百多人。

而这样一边倒战绩的原因,使得戚继光的老领导不禁感叹"盖东南用兵以来,军威未有如此之震,军功未有如此之奇者也"!

当然这样的战绩除了戚家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之外,还得益于戚家军使用的战术"鸳鸯阵"。

这"鸳鸯阵"的创造者是王阳明的首徒唐顺之,后来经由戚继光发扬光大,而"鸳鸯阵"也是专门为了对付倭寇而准备的,此阵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而因为倭寇所使用的日本刀的重量长度大都在六七十公分左右,而"鸳鸯阵"恰恰可以完美的克制他们。

而且,戚家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之下,有着强度极高的军事训练,在训练的时候,戚继光充分要求士兵做好各种武器之间的协调搭配,每一个步兵班都要配置好长兵器和短兵器。

而一个班的人员配置是队长一名,伙夫一名,战士十名,这十名战士又有四名战士专门练长枪作为战斗的主力,在这四名战士的前面又安排了四名战士,右边一名士兵手持大型的盾牌,左边的一名士兵手持小型的盾牌,后面又有两名士兵,手持狼筅,之后又有两名士兵携带系有爆仗的箭,点燃之后便可以冲阵。

这样的配置由于左右对称,所以称之为"鸳鸯阵",而戚继光所招募过来的兵员大都为农民,而"鸳鸯阵"的战术,正是针对这些淳朴的农民所设计的。

而随着"鸳鸯阵"一起使用的便是战车,而且战车是"鸳鸯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战车主要以防御为主,而且一辆战车可以装载两门"佛郎机"轻炮,当然这种轻炮其实只能算作是口径较大的火枪,而且这种炮的口径不一,口径最大的"佛郎机"的射程,可以达到两千尺。

通常这种火炮以及辅助的

尿铳

都在战车上面的屏风后面发射,从屏风上面开洞作为铅弹的出口,而这样的搭配非常适用于配合"鸳鸯阵"的使用。

戚继光发明的这战车的使用,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想用来对付蒙古的骑兵的,可是随着后来的隆庆开海,与蒙古和解,这一军事战术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这样的结果却是不免有些遗憾!

明朝戚家军鸳鸯阵,是什么样的一个战阵呢

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荡平倭患,针对卫所军组织松懈、训练无素的情况,在浙江义鸟等地召募新军,以全新阵法进行培训,战斗力大幅度提高,最终达到了荡涤倭寇的效果。据称在这个过程中“鸳鸯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鸳鸯阵的诞生

当年戚继光奉命到浙江抗倭,看到倭寇惯用重箭、长枪、倭刀作战,各种远近武器、长短兵器配合,作战能力极强;江南多山丘沼泽,与北方地形明显不同,兵力不易展开。戚继光经过对倭寇的武器和江南地形的反复研究,终于创造出适合江南地形、制胜倭寇的集体攻防战斗队形——“鸳鸯阵”。

二、鸳鸯阵的组成

据戚南塘《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记载,戚将军将募兵重新编组,组成鸳鸯阵法。其中每个基层战斗单位由十二人组成,一名队长、一名伙夫、十名战士。十名战士长短武器间相搭配,攻防有致,进退有据,浑然一体。

最前面的两名战士手执藤牌、短刀和标枪;其后两名战士各持一丈三四尺的“狼筅”紧随;再后面是四名执丈二长枪的战士;最后两名手执七尺“镜把”。每逢战斗,最前面持藤牌战士负责引诱敌军,以甸甸前进或投出标枪等办法牵动破坏敌人阵式;其后执“狼宪”的战士则奋斗横扫敌阵。再后的战士以长枪刺杀被扫倒的敌人;最后手持“镜把”的战士负贵保护战斗组织的后方并警戒左右两翼,必要时用“镜把”施放火箭或径用七尺铁制“镜把”攻击敌人。

三、鸳鸯阵的进阶版——“变鸳鸯阵”

鸳鸯阵不但长短兵器迭用,充分发挥各种兵器的效能,增强集体攻防的能力,而且阵形变化灵活。鸳鸯阵一般是纵队的阵式,根据实战的需要可以把纵队变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的,称为“两才阵”,变为左中右三小阵的,叫“三才阵”。“二才阵”时,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的狼筅手、长枪手、短兵手,护卫队伍进攻。“三才阵”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叫“变鸳鸯阵”。

戚家军的鸳鸯阵

鸳鸯阵是戚家军步兵的个人与单位的基本战术养成,好比现代军人必须要通晓熟练步兵班的战斗防卫与武器使用,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神化八卦阵,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实战应用阵形。小用于个人与行伍,大用于万人对阵皆适宜。

小编制的鸳鸯阵有以下的三种主要变化,请参照插图。

鸳鸯阵基本布置图鸳鸯阵二伍各变小三才阵图

鸳鸯阵左右分变二伍图

戚继光在与敌对阵,偏重于四四编组的方块阵形,参照戚继光著述的兵书也说明了这个倾向,是戚继光行军作战的特色。戚继光与戚家军从南打到北,未尝败绩。让戚家军从明朝中末期打到明朝灭亡为止,身经百战。这才是经得起无数战火考验的实战军阵,简单就是美。

以下是戚家军最常应用的基本军阵展开图与说明。

初出直阵图

此图原为直立图,限于篇幅只能横摆。出营行军与出营开赴战场时的阵势。

临阵前横阵图

到达战线后,由直阵展开为横阵。展开完成听号令立定原处。

临战前阵式图

临战前,此时二、三哨分出一半兵力前去本队前方约一里处做为伏兵,中军鸟桶队及大铳队往前走到主战队伍约一哨距离前方,单摆一线听号声开始放铳射击。后哨的四哨,往前走到前哨距离约一哨远处停止,作为二层兵力。布置在一、四哨左右的二、三哨,作为主战的一、四哨两翼护卫。

额外说明;戚家军用的是鸟铳[chòng],但没用到所谓的三段式射击术。之后在北方练兵时,戚继光在军事教条上载明了所谓的三段式射击法。

攻击阵式图

中军鸟铳队及大铳队射击完毕,听号声退回本营之内。主战攻击队伍听号声点鼓前进攻击。基本上,摆开的阵势是以鸳鸯基本阵及三才阵为主,尤其是两翼伏兵皆以三才阵为主要布阵战术。戚继光经常运用两翼伏兵作为狙击敌军后路,以及阻截敌人援兵。行军时更规定必须在来路布置伏兵,作为本队遇伏时策应支持与阻击敌军。

文章分享结束,戚家军鸳鸯阵和戚继光的鸳鸯阵弱点在哪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