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宫殿进化(中世纪英格兰王国)
英国宫殿进化
1、以1689年为分界,前期是革命性王国,后期是渐进性。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在1689年。
2、之前的三次暴力革命推动了英国早期的政治变革进化。1215年。
3、奠定英国立宪政治基础。1215年中世纪,25名贵族在伦敦市民的支持下,攻占了伦敦,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英格兰。
4、确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等原则,因此被认为是英国立宪政治的基础。此时中国尚处于宋元时期。
5、13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制度初具雏形。1264年,一些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再次打败了国王,控制了行政宫殿,1265年,英国召开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英国早期议会政治的形成,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中世纪英格兰王国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国会战胜国王。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尖锐冲突引发了1640年英国革命。几经周折之后,1688年,代表民意的议会发动了不流血的,“光荣革命”,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资产阶级及其议会在事实上取得了国家的控制权,也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创造了条件。
2、1689年。开启了英国300多年的渐进式宪政改革历史。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
3、1689年的。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4、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达300多年的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英国。1700年制定,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保证资产阶级的权利和自由,实现资产阶级对王权的控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14年,来自德国的乔治一世不熟悉英语,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
5、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即“虚君”。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加强。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政党政治的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不再是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