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推荐阅读

包粽子的来历(包粽子的作文)

包粽子的来历(包粽子的作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包粽子的来历这个问题,包粽子的作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肉粽的由来

肉粽是从晋代开始有的,晋代开始,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肉、板栗等,且成为来往的礼品,并因其中所掺原料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含义,到元明两代,粽子包裹料已逐步发展,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再到芦苇叶,突破早前菰叶的季节局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之丰富,亦趋现代。

端午节近了,请问你知道包粽子吃的来历吗用什么食材才能包粽子呢

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在春秋之前就已经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已经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的食品,并且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包粽子有讲究,首先要选正宗的粽子叶。它以芦苇叶,箬叶为主。这些叶子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抗癌的作用。纯天然生长,无毒,无污染且一次性使用。有的也用桂竹叶,芭蕉叶,荷叶,月桃叶等。

优质糯米。糯米是粘性米,香糯粘滑。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它又叫江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磷,维生素B1,B2,烟酸和淀粉,它营养丰富,是温补强状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作用。

馅料有:红枣,排骨,精瘦肉,咸鸭蛋黄,蔬菜,豆沙,火腿,冬菇等,有的还添加中草药益智仁,称为益智棕。

口味有:甜,咸,碱等。

将粽子叶放水中泡好,刷洗干净。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水中泡3-4小时。红枣洗净,排骨剁成小块,精肉切小块,蔬菜洗净备用。

以红枣粽子为例:

用两个粽子叶错开,大约1/3,成圆锥体形状。放入糯米,锥底放一个红枣,放入糯米,再放入两个红枣顶上再放入糯米,包好,用麻绳或马莲草缠绕,一个红枣粽子的半成品就完成了。

我们这里一般晚上煮粽子。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摆放好,按结实,上面放上篦子,篦子上面压块像石头那样的硬物体,然后再放入水,水高过篦子,水的量可根据粽子的多少,不能太少。大火烧开,慢火煮一小时停火。不要开锅,粽子放入锅中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捞出。粽子叶的清香气,糯米的粘稠,红枣的甜味,全融合在一起,味道美极了。

千百年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的百姓家都要浸糯米,洗棕叶,包粽子。粽子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小吃不可缺少的重要美食。

二月二,包粽子有什么来历

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美食,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在端午节吃粽子。但在徽州的这些农村却不是,他们的习俗是农历二月二吃粽子。而现在由于出外打工或者农事安排的原因,所以吃粽子也不一定在二月二了,大多在正月底左右开始包粽子。

徽州粽子是用前一年夏天摘的箬叶包成,馅里主料是糯米。徽州粽子之所以用箬叶包成,是因为古时候为了携带方便且省成本。

后来徽州粽子慢慢有了一些寓意,四个角是寓意四在平安;红豆寓意今年红红火火;蜜饯寓意生活甜蜜。

包粽子的由来

1.公元前340年,屈原,是楚国大夫,楚国面临亡国,所以他于五月五日,投入了汨罗江,人们非常悲痛,于是去吊唁屈原,为了他的身体不被鱼虾损伤,就用竹筒装米,之后也纷纷效仿,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

2.后传,屈原投梦于百姓说:食物被蛟龙吃了。人们于是拿雄黄酒倒进江里,弄晕蛟龙,而蛟龙最怕艾叶和五色丝线,于是就形成了角黎。也有阴阳结合,有保佑平安的祈愿。就这样逐渐成为了端午节传统食物。

粽子的由来和传说

3.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人仲夏登高,正值五月初五,故称端午节,又名龙舟节。

好了,关于包粽子的来历和包粽子的作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