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亭的红色故事(爱晚亭是红色基地吗)
一、长沙的爱晚亭都有怎样的传说
1、历史传说长沙的爱晚亭有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是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2、还有一个传说是说亭名“爱晚”是诗人袁枚改的。据说袁枚拜访岳麓书院山长罗典,罗典瞧不上他的为人,闭门不见,又听说袁枚认为亭名“红叶”太俗,不如取“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改作“爱晚”,遂改。
3、亭内有一横匾,湖南大学校长李达邀请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字,写“爱晚亭”三字,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4、爱晚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适宜3月-5月、9月-11月去当地游玩。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5、爱晚亭经过同治、光绪、宣统、民国至建国后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当前的格局,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二、二十世纪初,湖南长沙爱晚亭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传说长沙的爱晚亭有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是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还有一个传说是说亭名“爱晚”是诗人袁枚改的。据说袁枚拜访岳麓书院山长罗典,罗典瞧不上他的为人,闭门不见,又听说袁枚认为亭名“红叶”太俗,不如取“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改作“爱晚”,遂改。亭内有一横匾,湖南大学校长李达邀请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字,写“爱晚亭”三字,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三、爱晚亭的历史传说
1、长沙岳麓山爱晚亭,驰名遐迩。此亭原名“红叶”,又名“爱枫”。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2、据考证,今名“爱晚”是当时任湖广总督的毕沅(号秋帆)所改。毕沅当年常到岳麓山爱晚亭一带游览。罗典的《次石琢堂学使留题书院诗韵二首即以送别》诗后有一条自注:“山中红叶甚盛,山麓有亭,毕秋帆制军名曰‘爱晚’,纪以诗。”
3、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额上“爱晚亭”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爱晚亭时,毛泽东同志接受校长李达之请,亲笔题写。
4、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5、今亭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046年建)、浙江杭州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关于爱晚亭的红色故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