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感涂层面料(质感涂料)
一、识别涂层面料的方法有哪些
涂层面料多数为内侧涂层,也有少数涂层涂覆在面料表面成为外涂层。识别和确认涂层面料对选择洗涤方式和规避洗涤事故至关重要。
外涂层面料比较容易识别。从外观观察或是手感触摸都能感觉到表面涂层,而内侧涂层面料比较不容易立即得到准确的结论。
首先可以使用折叠搓捻法进行识别判断。具体操作是首先将衣物面料向内对折,使用手指捏住折叠后的双层面料搓捻,如果感受到面料内侧非常涩很难捻动,就说明内表面是带有涂层的。而内侧没有涂层的面料则可以捻动,捻动几次以后还会感到摩擦力在逐渐减小。这种方法对于鉴别面料是否有涂层简单方便而且准确,通过数次练习之后即可熟练掌握。
经过折叠搓捻方法测试以后,如果还不能确认所识别的面料是否带有涂层,那就只能通过查验方法识别衣物是否是涂层面料。具体操作是把服装袖缝或是侧缝拆开直接观察面料内侧情况。
二、涂层布是什么面料
功能涂层织物涂层布主要是指在布料的基础上,通过特殊工艺涂覆一层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使布料增加特殊功能。所以也叫功能涂层织物。根据涂层材料的不同,有PVC涂层、PU涂层、半PU涂层三大类。根据涂层工艺的不同,有丝光革、哑光革、防皱革等等。其他按照功能和特点分类。如:彩胶涂层、PVC涂层、镀银涂层、压延、阻燃、PA透湿性、PU透湿性和透明性等。特种涂料:橡胶感涂料、纸感处理、防水透气、珠光系列、油性蜡感涂料、PU金胶银胶、高水压耐洗系列(可达1000-10000)、UV切割防紫外线处理等等。
三、面料的蜡涂层有什么好处
又称晶形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或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或发汗脱油,并补充精制制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主要成分为正构烷烃,也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烷烃。烃类分子的碳原子数约为18~30(平均分子量250~450)。主要质量指标为熔点和含油量,前者表示耐温能力,后者表示纯度。
根据加工精制程度的不同,可分成全精炼石蜡、半精炼石蜡和粗石蜡三种。每类蜡又按熔点(一般每隔 2℃)分成不同品种。其中全精炼石蜡和半精炼石蜡用途很广,主要用作食品及其他商品的组分及包装材料,烘烤容器的涂敷料、化妆品原料,用于水果保鲜、提高橡胶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韧性、电器元件绝缘、精密铸造、铁笔蜡纸、蜡笔、蜡烛、复写纸等。粗石蜡由于含油量较多,主要用于制造火柴、纤维板、篷帆布等。含油量4%~6%的石蜡,又称皂用蜡,用于氧化生产合成脂肪酸。石蜡的另一用途是经裂化生成α-烯烃。
石蜡中加入聚烯烃添加剂后,其熔点提高,粘附性和柔韧性增加,而广泛用于防潮、防水的包装纸、纸板、某些纺织品的表面涂层和蜡烛生产。通常所用的添加剂是分子量1500~15000的聚乙烯,或分子量3500~40000的聚异丁烯,添加量0.5%~3%。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