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思维飞旭

泰晤士报和时代周刊(时代周刊哪里可以看)

泰晤士报和时代周刊(时代周刊哪里可以看)

很多朋友对于泰晤士报和时代周刊和时代周刊哪里可以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学人》、《时代周刊》

其实这本杂志基本上大学生以上的人群在看。对于你提到考研英语阅读文章来自这本杂志,本人对此很认同。根据统计,大约70%的考研文章来自于《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以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四本杂志。

根据这个规律,那么广大网友在平时复习时考研英语的时候,在选择阅读的材料上就有了很强的目的性,这样对我们广大考生来说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把国外常见的报刊杂志按照类型进行归类总结:

1、经济类文章主要来源: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杂志);

2、科学技术类文章主要来源:Nature(自然),Discovery(探索),Science(科学),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New Scientists(新科学家);

3、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类文章主要来源: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USA Today(今日美国),The Times(泰晤士报),The Guardian(卫报),和The World Report(世界报道);New York Post(纽约邮报)

4、其它来源:Independent(独立日报),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国际先驱论坛), Telegraph(英国电信日报)。

大家如果需要《经济学人》原版杂志得话,点击下面可以免费下载:

http://www.jxue.com/xnews/21837.htm

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对世界的影响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是《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如今的名称。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他于1803年辞职,将发行人和总编之职传给了他的儿子小约翰•沃尔特。约翰•沃尔特曾经因为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创立初期,《泰晤士报》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张报纸能在质量或经济上与之抗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要高于供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曾经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声名大噪。

在19世纪的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美国内战中,该报就公开反对蓄奴制。《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美国总统林肯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拥有《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

1847年,约翰•沃尔特第三接任他的父亲称为报纸的发行人。尽管沃尔特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泰晤士报》的言论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然而1850年前后,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两张成功的廉价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

1880年,北岩爵士取得了该报的所有权,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1922年,约翰•雅各•阿斯特从北岩爵士手中收购了《泰晤士报》。30年代是《泰晤士报》发展史上极不光彩的一段时期,因为该报秉承“绥靖政策”,公然纵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活动。其时,《泰晤士报》的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结成政治同盟,公然支持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出售给来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

发生于1979年的一起工业纠纷使得《泰晤士报》停刊将近一年。直到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该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同时还拥有英国发行量最大、以第三页裸女而闻名的通俗报纸《太阳报》。

收购《泰晤士报》后,默多克立即撤换了原来的总编辑威廉•李斯-摩格,并委任哈罗德•埃文斯担任新总编。埃文斯对《泰晤士报》做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包括对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1982年,《泰晤士报》开始采用当时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这一举动导致《泰晤士报》的一次大幅度裁员,其印刷部门的员工总数从375人缩减到186人。然而此时记者们还不能直接通过打字输入来撰写稿件。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

2005年,英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泰晤士报》日均发行量为68.8万份。这一销量已经是《泰晤士报》近年来最好的发行水平。同属综合品质报纸的《每日电讯报》在销量上要高于《泰晤士报》,其日均发行量约为92万份,订户总数也超过30万。

《泰晤士报》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但纵观其200多年的历史,可见该报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保守的,在历史上历次重大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支持英国政府的观点。

《泰晤士报》每天40版左右,版面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一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报道风格十分严肃,报道内容也很详尽。其读者群主要包括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默多克收购《泰晤士报》后,曾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干涉报纸的编辑方针,不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但有指《泰晤士报》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

泰晤士报和时代周刊的区别

创办时间与创办国家不同、新闻报道与关注点不同等区别。

1、创办时间与创办国家不同:《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全国发行的日报,创办于1785年。在英国媒体界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时代周刊》则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创办于1923年。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被视为权威性的时事杂志。

2、新闻报道与关注点不同:《泰晤士报》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对新闻的关注极其敏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报道。以深度报道和分析见长,被认为是一份重要的国际报纸。《时代周刊》主要关注世界性的大事件,并会评选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人和事。以报道和分析全球时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新闻为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