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特产小吃可携带的(西宁特产送人一览表)
西宁特产有哪些带回去
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零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1、狗浇尿
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菜籽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在白面饼上擦好香豆粉(用香豆叶磨成)、花椒粉、食盐等调料,烙时用尖咀油壶盘旋式浇油其上,状如狗撒尿。
2、烤羊肉
用鲜羊肉切成薄片,用铁扦串上羊肉片,蘸上调料液,在火炉上烧熟,待表面脆黄、香味浓烈时即可食用。烤羊肉要趁热吃。烤羊肉原为穆斯林的传统小吃,已经成为青海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
3、蜂尔里脊
蜂尔里脊是青海西宁的一道名菜。它是用猪里脊肉烹制的,是由西宁饭庄名厨师张有诚于解放前创制而成的。此菜具有强身补肺益肾的药膳作用。因为实在刚出锅的热肉丸浇上烫芡汁,而立马会发出似蜂鸣般的响声,故称“蜂尔里脊”。此菜既有肉又不腻,好吃。
4、酿皮
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浓厚的传统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量的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再放到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成蜂窝状的软胶样时为止。这软胶样的面团煮熟后称作面筋。剩下的面糊待水沉淀后,倒出浮水,将沉淀面糊舀在铺有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取出,吃时须切成长条,缀以面筋数片,浇拌上调料即可。
5、焜锅馍
焜锅馍是青海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人们的面食品。其制法是,在普通发面里卷进菜籽油,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等民间食用色素,再层层叠叠地卷成面团,揉成和焜锅大小相似的圆柱状,放入焜锅内,然后将焜锅埋入用麦草为燃料的炉膛或炕洞内的火灰里。烙出的馍馍,外脆内软,香气扑鼻。
6、甜醅
甜醅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燕麦或青稞制作。在是青海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都能看到独特的民间小吃“甜醅”。它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7、羊肠面
羊肠面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做法是将羊的大小肠管洗净,肠壁油不剔剥,装入葱、姜、花椒、精盐等为佐料的糊状豆面粉,扎口煮熟,并在煮羊肠的汤内投入已煮熟的萝卜小丁、葱蒜丁混合的梢子汤。
8、黄焖羊肉
黄焖羊肉是西北经典的名菜之一。此菜口味香酥,肥而不腻。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御膳菜肴。羊肉富有营养,具有暖中补气、滋养、御风寒、生肌健力等功效。
9、大通牦牛
大通牦牛是产于西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年牦牛肉具有浓郁的香味和脂香,能充分表现牦牛肉的特有风味。犊牦牛肉的焦香甜风味明显高于成年牦牛,犊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以焦香甜型为主,突出香甜气息,而肉香和脂香较为平淡。
西宁有哪些可以带走的特产
西宁历史悠久,自然资源独特,风土人情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西宁有哪些特产可以带走!
西宁特产一:牦牛肉
牦牛肉是牛肉中的上品,曾被誉为“牛肉之冠”。它不仅鲜嫩可口,而且富含高蛋白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风味牦牛肉脆嫩,干牦牛肉风味多样,嚼劲十足。西宁各大超市和专卖店都可以买到袋装牦牛肉。
西宁特产二:青海老酸奶
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饮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经日月山和青海湖畔的倒淌河入藏,就有酸奶的描述。在堪称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中,也有不少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奶在青海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
西宁特产三:藏饰
在藏族,男女老少都爱打扮自己,所以藏族饰品种类繁多,一般用天然宝石、动物骨头、藏银、藏铜等手工制作。藏族饰品的材料和图案往往被赋予吉祥的含义。带有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你可以在西宁的水镜巷买到藏饰,那里有很多藏饰商店。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辨别材料的真伪。
西宁特产四:青海玉
青海玉是产于青海的一种玉石。它的颜色是带有绿色条纹的白色或浅灰色。这块玉很细腻,半透明。由于其外观与翡翠相似,一些不法商人将其作为玉器。五彩缤纷,堪称品种丰富,但由于材质过于透明,与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温度、脂肪、厚度等特征不符,一直备受争议,直至作为奥运奖牌材质而广受欢迎。去青海买玉比较便宜,性价比高。
西宁有什么特产可以带
西宁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西宁可以带的特产有:蕨麻、牛肉干、牛角梳、毛氆氇、青稞酒等。西宁(别名:青唐城、西平郡等)是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取“西陲安宁”之意。
蕨麻
蕨麻亦称人参果。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
牛肉干
牛肉干不仅是招待贵宾的上品,而且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它既便于携带,又宜于长期存放,可供家宴或旅游途中食用。五香牛肉干的主要原料,是青海高原特产的新鲜耗牛肉。由于制作方法考究,成品色鲜,营养丰富,既保持了耗牛肉的风味,又有香气浓郁,滋味鲜美,久吃不腻等特点。
牛角梳
牛角梳是以牛角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工艺手工精心制作而成。牛角梳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不伤头发,有很好的护发效果。每天用牛角梳头数次,可以起到按摩大脑头皮和头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紧张和疲劳情绪的作用。
毛氆氇
毛氆氇,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因为舒适美观大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毛氆氇是民间百姓纯手工制作而成的服饰或布料,它选用优质的纯羊毛,经过劳动人民精心的加工,制成了这品质优良美观大方又实用的毛氆氇。不仅保暖还能够防雨耐寒,真是收藏或馈赠他人的佳品。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青稞酒口感陈香飘逸、甘润幽雅。
西宁属高原大陆性气候,著名景点有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公馆、南禅寺等,曾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青海西宁十大特产
青海西宁十大特产为:抓面、凉拌鹿角菜、青海老酸奶、夹沙牛肉、酥和丸、帐房小吃、花花、堆绣、虫草酒、五香牦牛肉干。
1、抓面:是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将羊肠、羊肉、牛头皮、腱子,放在已经煮熟,并用肉汤反复过热的面上,调醋、蒜、韭菜沫、盐等调料,并伴以热汤与面共食。
2、凉拌鹿角菜: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原料鹿角菜、青红椒、精盐、生姜、香醋、生抽、白糖鹿角菜是种生长在大海的石崖间,长约三四寸的海藻,因其形状似鹿角所以叫鹿角菜,味道极其滑美。
3、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饮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故事中。
4、夹沙牛肉:是青海一带的美食,采用食材简单,制作方法方便,外酥里嫩,味道鲜美,一时很受大众喜欢。
5、酥和丸:是一道风味美食,也是传统的地道小吃,制作工艺简单,用以面制作而成的。
6、帐房小吃:牧民的生活环境是多变的,不像咱们的居住环境单一,而牧民需要根据情况及时变动。所以他们在饮食方便有一些特异的小吃,这些小吃是买不到的,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享受到那奇异的口味。
7、花花:是青海西宁当地特色美食,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外形美观,创意独特。
8、堆绣:是塔尔寺艺人们创造的藏族艺术品类之一,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堆绣的取材大都是佛经故事,多以人物为主,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态体现。
9、虫草酒:是配以人参、枸杞、黄芪、首乌等名贵药材,它的口感清甜甘冽,齿唇留香,此酒也将北冬虫夏草酒的精华发挥到了极致,令人回味无穷。
10、五香牦牛肉干:使用新鲜的牛肉经过烘干而储存的一种风味小吃,也是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开袋即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海西宁特产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