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解答

鱼的七秒钟记忆(鱼类的记忆与电击的关系)

鱼的七秒钟记忆(鱼类的记忆与电击的关系)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鱼的七秒钟记忆和鱼类的记忆与电击的关系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鱼的七秒钟记忆以及鱼类的记忆与电击的关系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鱼真的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吗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这句话,但是根据科学实验证明,鱼的记忆可不是只有七秒钟的。我们所见到的鱼类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在五亿多年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都是从鱼类形态进化形成的。

2、科学家们用金鱼做实验,经过研究证明,只要鱼类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合理训练,这些鱼的记忆和习惯就会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形成条件反射,而且有的鱼的记忆还会遗传下来,比如拥有长条状花纹的斑马鱼,这种鱼的记忆能够保留在自己的DNA中,遗传给下一代。鱼的脑子是小了点,但是人家也不是健忘,这也许就是你钓鱼的时候,人家鱼儿不上钩的原因吧。

3、鱼在水下四处游动,是靠鳃呼吸的,主要目的是觅食。它们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不同季节的水温变化都会影响鱼的活动范围。当天气闷热、气压低的时候,鱼就会厌食;当水温适宜、氧气充足时,鱼会更活跃,会积极觅食。鱼以小鱼虾、浮游生物、植物种子、昆虫等为食。

4、大部分鱼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但有不到10%的洄游鱼在淡水和海洋两种环境中来回迁徙。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之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之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如果肥育和繁殖的迁徙发生在河湖之间,就称之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是在湖泊中肥育,在河流中产卵,如四大家鱼。

鱼七秒钟的记忆的由来

1、“鱼七秒钟的记忆”出自近代诗人徐志摩的诗歌《阿诗玛》。

2、《阿诗玛》节选:“传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后便不记得过往物事了/所以小小的鱼缸里,它也不觉得无聊/因为七秒后每一寸游过的地方又变成了新天地……”这是一段描写爱情的诗歌,时间长了,许多人误以为鱼的记忆真的只有七秒。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

3、一般金鱼的记忆时长,大约在3个月左右,这项研究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很早之前就有关于金鱼记忆只有7秒的传闻。于是在1966年,美国的科学家就开始对金鱼的记忆进行研究,并发现鱼的记忆至少在3天以上。

4、鱼的记忆不仅长,还能遗传给下一代

5、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成果更是颠覆了人们的认识。来自新西兰Otago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斑马鱼研究发现,斑马鱼的表观遗传记忆,能够通过保存DNA甲基化的方式连续遗传给后代。

6、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基因”遗传因素会调控我们的记忆,表观遗传学也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表观遗传学指的是在不改变的遗传物质DNA的条件下,发生可遗传的化学修饰,这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等。如果这些修饰发生在配子中,就会遗传给后代。

7、后代获得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等),往往会够对亲本(或者是几代以前的祖先)经历的事件(刺激)做出反应,这也被称作为表观遗传学记忆。

为什么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1、网络上有传言称鱼只有7秒的记忆,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都变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的浴缸里它永远不会觉得无聊,因为7秒一过,每一个游过的地方又变成了新的天地。但事实上,鱼的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2、据新华网报道,196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测试鱼的记忆力,特地选了一个长鱼缸。实验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在鱼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20秒过后,又在这一端释放电击。然后,他们在鱼缸的另一端重复同样的操作。很快,金鱼就形成了记忆:它一看到亮光,就赶紧跑到鱼缸的另一端躲避电击。

3、实验证实,只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这些聪明的金鱼可以在一个月内牢牢记住躲避电击的方法。

4、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鱼类的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消息显示,查尔斯·斯特尔特大学陆地、水域和社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凯文·沃布顿从事鱼类研究10多年后发现,鱼能够记住猎食对象类型达数月之久,即它们在遭到捕食者攻击后,会知道躲避这类捕食者,而且这种记忆可以维持数月。

5、参考资料:人民网-不要再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鱼的聪明超出你的想象

关于鱼的七秒钟记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