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进水温度标准(进水42回水36室温多少)
国家规定供暖进出水温度标准是多少
暖气进水回水温度的国家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冬季采暖时室内供暖温度为18℃,大多数小区供暖的设计标准是这样:进水80℃,回水60℃,室温18℃,一般来说,暖气片的配置也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配置。
暖气温度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暖气片的温度多会达到和管里的热水一样的温度,不会超过热水的温度,因为暖气片要向周围空间散暖气片热,也就不会达到和水管里热水相同的温度,暖气片温度到底比水温低多少呢,这和室温,房间大小,房子散热性有很大关系,如果室温低,房子空间大,并且密封不好容易散热,那暖气片热量会大量辐射到周围空间,导致暖气片比水的温度低很多。
暖气片温度不达标暖气片质量是关键
如果水温较低,则暖气片的散热量就降低,达不到室内所需的热负荷,当然室内温度就升不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可以向热力公司反映,要求提高暖气进回水温度,如果用户家中暖气的进水温度没有问题,那么用户就需要考虑是否是暖气片本身的问题。
暖气进水温度国家标准
暖气进水温度的国家标准通常为60-85摄氏度。
暖气进水温度是指供暖系统中,热水进入散热器时的温度。为了保证供暖效果和系统正常运行,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范暖气进水温度。在我国,暖气进水温度的国家标准通常设定为60-85摄氏度,具体数值可能因地区和供暖系统的差异而有所调整。
这个标准范围是基于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经验而确定的。首先,60摄氏度以上的进水温度可以确保散热器发挥良好的散热效果,使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水平。同时,为了避免散热器过热和损坏,进水温度也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5摄氏度。在这一范围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在寒冷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进水温度以提高供暖效果;而在温暖地区,则可以适当降低进水温度以节约能源。
需要注意的是,暖气进水温度国家标准只是一个基础规范,实际运行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供暖系统的材质、设计、施工质量等都会影响进水温度的选择。因此,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良好供暖效果。
国家规定供暖进出水温度标准
35~50℃,最大不应该超过60℃。
根据《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规定:
1、一般规定
(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2)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4)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扩展资料:
使用地热地板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地给地坪和地板加热。安装时,地表温度应保持在18℃左右。在安装前,要对水泥地面逐渐升温,每天增加5℃,直至达到18℃左右的标准为止。在安装完成后的头3天内,要继续保持这一温度,3天之后才可根据需要升温,并且每天只能升温5℃。
第一次使用地热采暖,注意应缓慢升温。首次使用时,供暖开始的前三天要逐渐升温:第一天水温18℃,第二天25℃,第三天30℃,第四天才可升至正常温度,即水温45℃,地表温度28℃~30℃。不能升温太快,太快的话,地板可能会因膨胀发生开裂扭曲现象。
长时间后再次启用地热采暖系统时,也要像第一次使用那样,严格按加热程序升温。
要注意的是,使用地热采暖,地表温度不应超过28℃,水管温度不能超过45℃,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的话,会影响地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一般的家庭,冬季室温达到22℃左右,就已经很舒服了,正常升温的话,是不会影响地热地板的使用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百度百科-地暖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