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营销分享

物体的浮沉条件(浮沉条件的五种情况表格)

物体的浮沉条件(浮沉条件的五种情况表格)

物体的漂浮条件是什么

漂浮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物体漂浮是指自然状态下,物体一部分在液面下,一部分在液面之上。此时物体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二力平衡。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作用,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同时根据二力平衡:G物=G排

即:ρ物gV物=ρ液gV排,

因为:V物>V排

所以:ρ物<ρ液

物体浮沉的条件

物体的沉浮条件如下:

浮沉条件是物理名词,指的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

条件:

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悬浮:ρ物=ρ液,G物=F浮;

上浮:ρ物<ρ液,G物<F浮;

漂浮:ρ物<ρ液,G物=F浮;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F浮<G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怎么记浮沉条件

你可以做一些实验:

一、重力相同,改变浮力的实验:

1.铝壳牙膏皮捏扁了放入水中下沉,把它拿起挣开(空心),浸没水中时可以上浮。这是改变V排,从而改变F浮。

2.鸡蛋放入清水中下沉,在水中加盐,最后鸡蛋上浮。这是改变液体密度,从而改变F浮。

二、浮力相同时,改变重力的实验:

烧瓶做的简易潜水艇,烧瓶体积不变,吸入水时,自身重力增加,下沉。排开水时,上浮。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以下实验代替:

一个小空口服液(蓝屏的好喝的)瓶,口朝下放入矿泉水瓶,口服液瓶内进入适量水正好漂浮。盖上矿泉水瓶盖密闭,用手捏矿泉水瓶时,口服液瓶会下沉。放开手,上浮。

浮沉条件:某物密度大于某液体则下沉,某物密度小于某液体则上浮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之高。(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的公式推导: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F浮>G物,即密度(物)<密度(液体),物体上浮

2.若F浮<G物,即密度(物)>密度(液体),物体下浮

3.若F浮=G物,即密度(物)=密度(液体),物体悬浮

4.ρ物>ρ液,沉底,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没)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赞同56|评论(30)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物体浮沉条件是: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悬浮;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叫作浮力。浮力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