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营销分享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

本文目录

  1. 行为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
  2. 行为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其理论核心是什么 简述
  3. 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哪些
  4. 简述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

第一代,华生,一切皆习得。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随机把他们训练成不同的职业,可以是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是乞丐和贼,不管他们的天赋、兴趣、能力以及血统。

第二代,斯金纳:强化理论。人的行为是由行为后果强化而来。

第三代,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是由观察学习而来。交互决定论。

现代的行为主义,已经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演化为认知行为主义。

人的行为是由个体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交互决定的。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

(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

行为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其理论核心是什么 简述

行为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巴浦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等。最重要的理论核心就是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决定的。

行为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巴浦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等。最重要的理论核心就是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决定的。

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哪些

古典行为主义时期:华生、霍尔特、魏斯、亨特、拉什利;

新行为主义时期: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新的新行为主义时期:斯彭斯、波利斯、宾德拉、班杜拉、米契尔。

主要贡献

一、促进客观研究

行为主义摒弃心灵主义和内省主义,承认外部刺激的客观存在,反对把心理封闭在主体之内,主张以客观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以严格的客观法代替主观的内省法。

这就摆脱了主观心理学脱离实际的研究取向,在心理学走向客观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历史功绩,使心理学从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物主义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二、丰富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加深了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研究,使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直接使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处于合法地位。行为心理学家积极开展关于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并试图用动物学习规律来说明人类心理规律。

行为主义还积极发展了联结学习理论,把被动的古典条件作用学习推动到主动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新阶段,并蕴含着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因素和胚胎形式。

华生还把实验法引进儿童学习领域,促使人们对儿童情绪的发展和特定情绪的特定反应模式做了大量研究,丰富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行为主义的研究,在学习心理学上的贡献甚大。

三、促进实际应用

行为主义突出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客观性、开放性和操作性,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就决定了行为心理学更加注重面向实际生活,重视心理效应和发展应用心理学。

华生认为,行为主义的立场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使某些心理学分支脱离它的本源而日益兴盛起来,比如药物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等。行为认识论、行为实验分析以及应用行为分析至今依然是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美国,行为主义思想不仅普遍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而且渗透到人文科学,如社会学、政治科学、行为科学,甚至艺术领域。

起源

约翰·华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创了方法学的行为主义,他反对内省的研究方法,主张以纯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20世纪初期,华生出版了《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主张心理学的价值在对于行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意识。这根本性的推翻了当时将内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轻视行为研究的构造论心理学界。与他们相比,华生研究人体之于环境的变化,或者更明确的说:研究特定的刺激会引导人体作出何种反应。

华生大多数的研究都属于比较心理学,比如他常研究动物的行为。华生深受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的影响,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统时,无意间发现了古典制约现象,并在接下来的研究里记载了细节。

华生的理论强调生理学,认为以刺激能得到条件反射的反应—对比其他所有器官也会有类似的反射作用。也因此,华生可以被称为S-R(刺激—反应)心理学家。

简述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基本观点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因为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

早期行为主义理论:

1913至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