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的古诗(春节佳句简短)
春节古诗大全50首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1-10首)
1、《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3、《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49、《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描写春节的古诗20首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2.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唐李世民《守岁》。
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宋毛湾《元日·玉楼春》。
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文征明《拜年》。
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唐孟浩然《家》。
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唐白居易《除夜》。
7.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唐曹松《夜》。
8.官历行将尽,村酸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我犹未;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唐罗隐《岁除夜》。
9.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唐尚颜《除夜》。
10.除夕更阑人不睡,厌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宋范成大《卖痴呆词》。
11.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现代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1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现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3.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痪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现代钱来苏《新年有感》。
14.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清孔尚任《甲》。
15.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景仁《已除夕偶成》。
描写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