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糕的做法大全(年糕做法)
一、年糕的做法50字
糯米粉250克、糖50克、水300ML、色拉油适量、葡萄干适量、蔓越莓干适量、蜜豆适量、大枣适量
(1)先在模具中刷一层色拉油,大枣洗净后泡软,去核切成小丁,将大枣碎、葡萄干、蔓越莓干、蜜豆混合均匀制成馅料。
(2)在300ML的水中加入糖煮滚,趁热倒入糯米粉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均匀成为较浓稠的米浆备用。
(3)把混合馅料取一半均匀的撒在模具底部,然后加入一半的米浆铺匀,再撒入剩余的馅料,倒入剩余的米浆,制成夹心的效果。
(4)将表面略微抹平整,放入已经滚开的蒸锅中,中火蒸35分钟后取出,放在带盖子的容器中,室温放凉后即可脱模切块。
(1)做好的年糕表面非常容易干,所以一定要放在有盖子的容器中保存。
(2)年糕要在室温下放凉,不要放进冰箱中,不然年糕会很硬,影响口感,放凉脱模后的年糕在吃的时候也可以加热后再吃。
做年糕的第一步是蒸米。老师傅说,这米粉必须用最好的晚稻米磨成,早稻米和糯米都不行,一个太硬,另一个太粘。米粉放在一木制蒸桶里蒸,内中底部安有活动的竹片制成蒸架,老人们在老式土灶上烧火,大概十分钟的样子,蒸桶已经雾气氤氲,师傅把锅盖盖上,告诉我,再蒸个五六分钟就够了。
米粉蒸好了,人们就急急忙忙地把年糕往石臼里面倒,为什么这么急?做年糕的师傅说,一定要在米粉还很烫的时候开舂,如果冷了,这年糕就不好吃了。舂年糕是个力气活,需要三个人配合进行。一个人抡个木头大锤,捣米粉。这个木头大锤由一块长约一米、直径超过一分米的原木制成,掂量了下,毛估估有个30多斤重。因为锤子重,加上米粉越到后来越粘,光一个人使劲不够,所以有一个人负责帮抡木头大锤的人提一下大锤。第三个人就要趁着大锤提起的时候,手在温水一蘸,捋一把锤子,一来是把锤子上的米粉给弄下来,二来让锤子顶部保持湿润,省得米粉粘在上面。大概15分钟的样子,米粉已经变成带有着玉石般质地的团子。
这时,有人把这个年糕团子从石臼中搬起,放到桌子上,挤出一个个小团,跟做馒头似的。旁边的人就把年糕搓成条状物,再用自家的模子印上漂亮纹路,这样,老底子的手工年糕就做好了,这个时候,年糕依然还是热乎乎的。
年糕的吃法颇多讲究,蒸食、煮食、炒食、炸食,都会令人喜爱。还可把年糕放在各种高汤中食用,别是一番风味。有美食家评价年糕说,它入浑随浑,入素随素,可作主食,可为菜肴,既是吉祥的节日食品,又是理想的家庭便餐。
原料:马蹄糕适量、面包糠适量、鸡蛋1只、生粉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马蹄糕切件、沾满生粉后上蛋浆,再贴上面包糠,滚油约170度火,炸至金黄便可上碟。
原料:双色年糕 150g、姜片 40g、水 450g、冰糖 75g
做法:先将双色年糕切成正方形状,大小随意;水、姜片煲滚;放入年糕同煮约五分钟便可。
原料:各式年糕适量、食用油适量
(1)煎-将各式年糕切成片状,大小随意。放少量油,将年糕煎至金黄即可。
(2)蒸-将各式年糕切成片状,蒸透即可。
调料:水、白糖、酱油、料酒、食盐、花生油
(1)猪肋排切成6、7cm长的段,放在常温的清水中大火烧开。
(2)水面沸腾后,煮3、4分钟,排骨里的血沫就出来了。捞出来沥干水分。
(3)净锅中烧热油,转中小火、加入白糖。
(4)用铲子不断地搅拌,白糖会慢慢地融化。
(5)待油里冒出的零星的大泡即将转为浓密的小泡时关火。
(6)下入排骨,并迅速地盖上锅盖。
(7)30、40秒后重新开中小火,翻炒排骨至上糖色。
(8)在排骨里加入酱油和料酒,翻炒数下。
(11)倒入温水没过排骨表面即可,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烧至汤汁浓稠。
(12)加少许盐,年糕入锅同煮,2、3分钟后待汤汁收干即可盛盘。
(1)荠菜洗净后放入沸水中攒一下即投入冷水中,然后切细,能切多细就多细,但不用剁。冬笋煮熟后也切成细粒。肉丝切好放入调料拌和待用。
(2)年糕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左右,无论菜场,或超市买的都一样得煮。
(3)先炒熟肉丝,不用乘出,即投入冬笋粒炒片刻,再投入荠菜炒片刻,最后放入刚出煮锅的年糕炒片刻,加上你喜欢或习惯用的佐料熄火乘盆即可。
二、河北藁城年糕传统做法
主料:糯米500克辅料:小枣(干)125克
1.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30分钟,沥净水分;
2.糯米上笼用旺火蒸60分钟后,取出放入盆中,立即浇上500克开水,用木棒顺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
3.待米与水融合一起,再上笼蒸30分钟;
4.仍放回盆内搅4~5分钟,直到成为黏稠状的糯米团;
5.接着再蒸10分钟取出,盖上湿布饧12小时;
6.小枣洗净煮熟,上笼蒸30分钟,待颜色深红发亮时,取出晾凉;
7.把糯米团分成相等的3块,放在案板上;
8.双手蘸着凉开水,逐块按揉光润,拍成5厘米厚的方块;
9.先在一块糯米团上均匀地铺上1/5的小枣,覆盖上第二块糯米团;
10.接着在第二块糯米团上铺同样多的小枣,再覆盖上第三块糯米团,即成为三层糯米团夹着两层小枣的切糕;
11.最后,将余下的小枣全部码在糕面上,盖上一块湿布,四周掖在糕身下面;
12.双手沿着糕的边缘,一手平着摁压,一手立着推挤,待将切糕压挤时间成约10厘米厚;
13.揭去盖布,切成菱形小块,可撒上白糖或浇上桂花糖吃。
3.蒸锅放水,烧开,将红枣放入,焯水一分钟,捞出控干水分。
4.黍米面中放入红枣,搅拌好,红枣表面裹匀黍米面。
5.慢慢添加温水,采用上面搅拌的方式,将其干粉搅拌湿润。(用大约40度左右的温水,别揉面)。
6.至全部都湿润,没有干粉为止。切忌过湿,太湿了容易导致年糕软塌无形。
7.取一个面团,和蒸窝头一样,中间挖个洞。
8.握的越高越好,越高意头越好哦!(当然,一蒸就会软塌)。
9.蒸锅放水,铺蒸布,将年糕放入。
10.大火烧开水,再蒸30分钟即可。
三、福清年糕的做法
在福清话里年糕叫做糖粿,说起糖粿,我们福清人都不陌生,过年必备点心啊!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年糕会叫作‘糖粿’吗?
因为糖是糖粿的主要佐料,糖甜,与苦相对,寓意新的一年过上甜甜蜜蜜的日子,其次,‘粿’和‘果’音义相同,因为糖粿多是加红糖炊成,它颜色跟劳动大众被太阳晒过的肤色相似,所以赞美劳动大众健康的肤色为“糖粿色”。过去,我们福清人把劳动积累的家庭资产称作“家果”,借以祝福家庭成员勤劳致富,“家果”一年比一年多。
(图注:为方便储藏和邮寄,市面上也可以直接买到这种年糕)
糖粿是做年独有的节日食品,农村多用红色的竹箩装,大有尺余,厚三寸多,所以又称“大粿”,与大年相应。出锅后装在竹箩的糖粿不能马上食用,要用作供品和正月接待客人的点心。但在糖粿出锅时,可挖出些许给小孩解解馋,称作“糖粿耳”,一是说明挖出来的只是糖粿小小的一部分;二是祈望小孩吃了“糖粿耳”之后嘴甜,说好话不说坏话,好话顺耳,图个吉利。糖粿有多种吃法,可以切成薄片煎着吃;也可以切成方柱状炸着吃,讲究的用蛋浆裹面炸更好吃;还可以切成小块煮着吃。
糖粿做法虽然有两三种,例如白粿也算年糕的一种,但最正宗的做法就是用糯米和红糖来制作。
下面小编就来教大家怎么做糖粿!
1.要做10斤的糖粿需要糯米8斤,糯米浸泡2天后,这样做能使做出来的糖粿更软,磨成粉,加入4斤糖(红糖和白糖都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添加)。
2.放在一起揉,一般为半个小时,要揉匀,揉至米团拿起来后捧在手里会自然地往下掉为最佳标准。
3.揉完后再倒入一些普通的食用油就可以了,不过最好是用花生油,这样可以防止糖粿放久后开裂,另外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花生(不用浸泡)。
4.将米团装入布袋中(棉布,一般布料店都有卖),放在锅里蒸(直接用高压锅),时长为一个半小时左右,中间不能打开(打开会蒸不熟)。
5.其间准备一个箩筐上面放入粿叶,等到糖粿出锅后将其倒入其中,用手轻轻拍匀。
6.摆在通风处等其冷却后即可食用。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