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推荐阅读

形容琅琊山景色的句子(描写滁州琅琊山风景作文)

形容琅琊山景色的句子(描写滁州琅琊山风景作文)

描写琅琊山早晚景色的句子

1、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

2、《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描写琅琊山春季景色的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5、至于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无定,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隐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

琅琊山景区句子摘抄

1、你好同学,琅琊山景区句子摘抄,

2、琅琊山虽不高,却绵延起伏,层峦叠嶂,幽谷深藏。游人至此,无不欣然拾级而上。走出醉翁亭,便登上了琅琊古道,那1500米的古道用条石铺成,由低渐高,曲折幽静。两旁古木参天,枝叶茂盛,形成天然棚盖,晴天遮阳,雨天挡雨。转过一座名为峰回路转的拱形门楼,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南面两山相拥一泓湖水,清澈如镜,名曰“深秀湖”。

3、前行至山腰,山峰重叠,古树葱茏处,便是山中另一名胜琅琊古寺。琅琊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寺内有对联云:古寺犹存明季石,山门尚有建康砖。琅琊寺原名宝应寺,为唐代大历年间滁州剌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创建。据说,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在造寺时,曾绘图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皇帝头天晚上梦见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形状规模和那张图上画的颇为相似,代宗十分高兴,特赐名宝应寺。至宋代易名为开化神寺后又改名开化律寺,由于坐落在琅琊山中,人们便习称其琅琊寺。唐宋鼎盛时,琅琊寺殿宇规模宏大,房屋鳞次栉比,仅寺内外形态各异的亭台就有20余座。琅琊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现存建筑大部分重修于上世纪初,保持了古寺原来的格局和样式。依山傍林,建筑精美,雄伟挺立,除了大雄宝殿外,还有无梁殿、明月观、念佛楼、祗园、悟经堂等,或前或后,或高或低,环回错落,构成一幅雄丽优美的山寺图。

4、游览了琅琊寺,沿石阶穿过一片密林,不多时就来到了海拔310米的南天门。踞高而望,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滁州城被群山环抱,可以领略到“环滁皆山也”的意境。登上会峰阁极目远眺,长江如带,钟山苍茫,万千气象,壮丽河山,尽收眼底。

5、继李幼卿之后,唐宋文人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相继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楼馆,开发山川名胜;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征明、王世贞等,也在琅琊山留下了大量名篇佳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琅琊山的“仙”就是历代名人的灵气、名家的诗文,以及千百年来留在这里的印迹。当山水被赋予某种思想和象征的时候,便自然与思想交相辉映,彪炳千古。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就曾经说过,“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6、文以山丽,山以文传。感念李幼卿、欧阳修等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滁州、为百姓、为后人留下如此丰厚的一笔文化遗产。欧阳修当之无愧地成为滁州第一文化名人,“醉翁亭”也自然而然成为滁州响当当的第一文化名片。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