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景点介绍(去天山天池要爬山吗)
新疆天山天池景点介绍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以天池为中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有完整的4个垂直自然景观带。2013年,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6月,天山天池的西王母神话列入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2016年,荣登“十一”假日旅游红榜,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旅游秩序最佳景区”。主要景点有、小天池、灯杆山、天池北坡游览区、醴泉洞等等。
1、天池石门,景名为“石门一线”,海拔1500米,位于大天池以北5.9公里处,为一段被三工河古河道切割形成的石峡谷,这道山口是进入风景区的天然门户;峡谷长约百余米,最窄处仅十来米宽,两侧直立的岩壁高逾数十米,形势峻险,仰视见一线天,侧边盘绕三工河水。
2、五十盘,景名为五十盘天,是在石门以下的一处纡回山径,(今)过石门后,从其上的平岗“又一村”开始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
3、西小天池,海拔1600米,位于主湖(天池大海子)西北,在其脚下西北侧约两公里处,五十盘公路第三盘的右下方,湖水由天池大坝西南渗漏,以瀑布形式注入潭中,并泻入三工河;古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景名为“王母脚盆”,又称小龙潭,因而也称作“龙潭碧月”。
4、东小天池,海拔1860米,位于主湖东北出口处,在五十盘最后一盘左侧半公里,此池方圆数百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为主湖池水经天池大坝东端一人工泻水闸跌宕而下汇成;入口和出口都有瀑布,瀑潭相连,北有一泻水口,池水经此下跌200米,形成滚动的瀑布流经三工河峡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天山天池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新疆的天山天池景区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胜地,推荐大家到天山天池景区游玩的话一定不要错过了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等景点。
天山天池的神韵,掩藏在重重山岭深处。山路弯弯,美景扑面,让人陡生天上人间的感叹。在距天池约5公里处,云崖百丈,两山对出,犹如两扇敞开的大门板,故称石门。门道最宽处仅10余米,两壁夹峙,一线中通,取其“山势两崖对,天门一线通”之景,故名“石门一线”。
潜龙渊(西小天池),传说中王母娘娘的洗脚盆。三面环山,小池状如满月,终年碧绿。每当皓月临空,水面静影沉璧,湖底古木沉积,竟无人知晓水深几许。
山顶耸立着三块巨大的石笋,其状如戟,直刺云霄。海拔2718米。清代道士于山顶巨石上立一松杆,上挂“天灯”,俗称“长明灯”,相传只要天灯不灭,天下就会太平无事。灯杆山也因此得名。晴朗的夜空中,熠熠灯光在长空中闪烁,遥遥百里隐隐可见。远近百里的百姓认为只要这盏天灯不灭,生活就充满了安康和期盼。
在天池湖岸有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傲然独立的大榆树,天池周围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一棵榆树,也是生长海拔最高的一棵树。这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定海神针”。神话传说:当年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广邀各路神仙,唯独忘了邀请瑶池水怪。席间水怪兴风作浪,王母娘娘怒不可遏,拔下头上的一枚碧玉簪,掷入水中降服水怪。风平浪静后,这枚碧玉簪落地生根,化成了一棵榆树,镇守在池边,无论水位怎么涨落,都淹不到这棵神树,后人称之为“定海神针”。
站立湖畔,翘首南望,博格达山脉白雪覆盖,银光闪耀。当绵延的群山上云起雾走时,雪峰时隐时现,一池碧水天光云影,给人以无尽的清心凉爽之感。
天池西岸林海茫茫,四季苍翠,那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西山观松”,这里的树是天山特有树种——雪岭云杉,它们在此生长已经有4000多万年的历史,挺拔高峻的云杉把天池装扮得格外青翠秀丽。树高一般为30米,直径50厘米左右。据测定,一棵云杉年储水量2.5吨,可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是护卫天山山脉强大的绿色军团,是宝贵的森林资源。若是冬季来此,但见白雪飘舞,玉宇澄明,自有一番“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另一番清雅妙境。
当旭日东升,仿佛陡然之间,皑皑雪峰托起金色朝阳,曙光点亮周边山岗,林间百鸟欢呼雀跃,翠绿山林穿上金色晨装。这是天山深处,高山之巅的天池湖畔最庄严神圣的时刻,就连一池碧波也忽明忽暗,奏响了欢愉的晨曲。
天池出水口北下半公里,有一季节性小水潭,潭中有无数泉水自潭底涌出,水量不大但聚少成多。春末夏初,冰雪消融,小小水潭再容不下这过量的水,则由山岩跌落谷底,飞瀑直下,垂帘百尺,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飞溅有形,落地有声,形声兼备,形成一片似烟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折映出七色彩练,呈现万千气象。
天山天池的介绍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距乌鲁木齐市97公里。景区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分8大景区,15个景群,38个景点,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观。
天山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米。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天池成因有古冰蚀-终碛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两说。天山天池,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天山天池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为主要特征,以远古瑶池西王母神话以及宗教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为文化内涵,是游览观光、科普考察、探险揽胜、休闲健身和民族风情游赏的最佳去处。
天池从地理学上讲,是一片冰碛湖。南来的天山雪水,被天然形成的一片冰碛坝所阻,形成了这一“天山明珠”。按理说这里应该是雪飞冰封的极寒地带,但是很奇怪,尽管雪花飞舞,这里的温度并不低,慢悠悠爬到山上,竟然会全身冒汗。
有一位同行的小伙子,一身单薄的西装,全程游览了天池。在天池北岸的水边,还长有一株印象中并不十分耐寒的榆树,令人很感神奇。它也因此被赋予神话传说,说是西王母当年镇妖灭怪的“定海神针”。
与丘处机有关的另一胜景,在天池西岸的雪岭云杉密林中,即被称为“西北第一高观”的福寿观。这座寺观同样是纪念这位著名道教人物万里西行,后来在这里兴建的。清朝乾隆年间庙宇重建,因用青砖砌墙、铁瓦覆顶,故俗称“铁瓦寺”。
以后博格达峰被清廷赐名“福寿山”,寺观重建时也更为现名。尽管丘处机未必真到过今天福寿观这个地方,但后代的名流贤达游览天池,多下榻于此,留下了深厚的历史记忆。
人民网-天山瑶池听雪声(足迹·武侠胜境)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