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面具信息(三星堆青铜面具马云)
三星堆青铜面具简介
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
青铜面具,是一种古代假面。我国多处地方都有出土,形状各异。其中,主要分为殷商青铜面具和三星堆面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
目前已知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是2021年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其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线条流畅、皆突出于面部,粗长眉作扬起状,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有方形穿孔,可能是用于固定用途。
三星堆青铜面具的艺术价值
1、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纹饰精美复杂,包括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样等,这些纹饰的设计和运用表达了商文化崇尚自然、崇尚生命、崇尚力量、追求理想等思想特点。
2、三星堆青铜面具的造型古朴雄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不仅如此,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工艺精湛,采用了铸造、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展示了古代巴蜀地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3、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器类丰富,包括祭祀面具、礼器面具、武器面具等,这些面具的种类和用途反映了古代巴蜀地区的宗教信仰、社会风俗和文化特点。
三星堆青铜面具是什么朝代的
三星堆青铜面具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是上个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特点
1986年出土、如今保存在三星堆博物馆里的青铜纵目大面具,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双眼突出,呈现柱状,也就是纵目。还可以看到,它的耳朵是向外伸展的,有点儿千里眼顺风耳的意思,这显然是艺术造型,不是人体的真实形象。
在新一轮发掘中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两耳都有耳洞。而且左脸和右脸呈现不同的颜色。他的左脸呈深绿色,右脸被一层残留物覆盖。当初保留残留物,是为了提取残留物中的文物信息,这对于揭开青铜大面具的身世之谜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青铜面具三星堆简介
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
青铜面具,是一种古代假面。我国多处地方都有出土,形状各异。其中,主要分为殷商青铜面具和三星堆面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
目前已知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是2021年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其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线条流畅、皆突出于面部,粗长眉作扬起状,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有方形穿孔,可能是用于固定用途。
三星堆青铜面具的艺术价值:
1、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纹饰精美复杂,包括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样等,这些纹饰的设计和运用表达了商文化崇尚自然、崇尚生命、崇尚力量、追求理想等思想特点。
2、三星堆青铜面具的造型古朴雄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不仅如此,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工艺精湛,采用了铸造、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展示了古代巴蜀地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3、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器类丰富,包括祭祀面具、礼器面具、武器面具等,这些面具的种类和用途反映了古代巴蜀地区的宗教信仰、社会风俗和文化特点。
三星堆青铜面具介绍
三星堆青铜面具介绍如下:
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遗址2021年出土的文物。这件青铜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其宽颐广额,面庞夸张,眉、眼、鼻、唇、耳等线条流畅,棱角分明,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
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2022年1月31日晚农历除夕夜,青铜大面具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2月15日,青铜大面具在三星堆博物馆首次正式展出。
三星堆青铜面具的文物历史
2021年伊始,考古工作者开启对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的发掘。至1月30日,开始有较完整青铜器显露。3月16日,坑内埋藏文物全面呈现出来,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多种类珍贵文物。青铜大面具位于三号坑中部偏南的位置,是最早露头的青铜器物,格外引人注目。
2021年6月23日,青铜大面具提取出坑。2022年1月31日晚农历除夕夜,青铜大面具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2月15日,青铜大面具在三星堆博物馆首次正式展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铜大面具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