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思维飞旭

布谷鸟的寓意和象征(布谷鸟象征)

布谷鸟的寓意和象征(布谷鸟象征)

布谷鸟的寓意和象征 布谷鸟的寓意和象征介绍

1、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2、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话文释义: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4、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什么是布谷鸟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的布谷鸟(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应当就是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

因为细加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

如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话文释义: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几千年来,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扩展资料:

杜鹃鸟介绍: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

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

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鹃鸟

布谷鸟的寓意

布谷鸟的寓意有凄凉悲愁,布谷鸟学名为杜鹃鸟,它会在夜半时间发出悲凄的哀鸣声,给人一种悲伤忧愁的感觉,而且布谷鸟的口腔和舌部都为红色,看上去就像是在吐血,因此布谷鸟是悲愁与悲凄的象征。

布谷鸟有哪些含义

1、凄凉悲愁

布谷鸟有凄凉悲愁的寓意,它是杜鹃科的动物,学名为杜鹃鸟,布谷鸟通常会在夜半时间发出凄凉的鸣叫声,它的口腔上部与舌部呈现鲜红色,看上去就像是布谷鸟啼叫的满嘴流血,给人一种悲愁忧伤的感受。

2、形状特征

布谷鸟的体长约为32厘米,翅膀长度约为21厘米,其雄鸟上部羽毛为暗灰色,下部羽毛呈现白色,而雌性布谷鸟的上部羽毛为淡褐色,胸部呈现棕红色,并且布谷鸟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林地中,通常循直线飞行。

3、生活习性

布谷鸟主要捕食甲虫、蜘蛛、鳞翅目幼虫等,是农作地区较为重要的益鸟,且布谷鸟分布在印度、尼泊尔、泰国以及中国的西部和南部,它属于夏候鸟,会在春季的4-5月份时飞到北方,在每年秋季的9-10月份时迁到南方。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