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思维飞旭

腌牛干巴的正确方法(腌牛干巴10斤肉放多少盐)

腌牛干巴的正确方法(腌牛干巴10斤肉放多少盐)

一、牛干巴怎么腌制

牛干巴就是将牛肉腌制好后进行烘烤最后晒干的一个牛肉加工食品,它盛行于云南的回族、藏族地区,是一道非常有特色、易携带、易储存的牛肉食品。腌制方法如下:

牛肉 3斤、盐巴 45g、花椒 35g、姜一整块、辣椒面 35g。

1、牛肉的挑选:买回来的牛肉可以是普通的牛肉也可以是牛里脊这种带劲的,切成小臂那么长的大块,因为最后一晾晒就缩水了。

2、牛肉的控水:切好后,将牛肉洗净,放在阴凉处控干水分。之所以放在阴凉处,一是防止牛肉变质,二是需要保存牛肉内部的水分。

3、调料的准备:在牛肉控水的时候我们准备腌制的调料。准备一个大碗,倒入 45g盐,将花椒用榨汁机或者磨石磨成面放入大碗里,将小米辣或者普通干辣椒都可以磨成面倒入碗中,最后将干姜切末倒入碗中,搅拌均匀。

4、牛肉的腌制:此时,牛肉表面水分差不多蒸干了。这里要注意如果牛肉水分过多腌制出来的味道就不足,如果水分太少,同样味道不足,所以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注意好时间,常去看一看,表面水分没了就可以腌制了。

5、牛肉的搅拌:将调料均匀地洒在牛肉上,正面洒完后反过来洒背面,一定要均匀,这样容易入味。之后用手抓匀,让调料充分浸入到牛肉中。

6、牛肉的晾晒和烤制:牛肉腌制完成后将牛肉用钩子挂起来晾晒,不要晒得太干,之后拿火上去考,是串起来一个一个烤,受热均匀,香味扑鼻而来,考到牛肉完全成熟后,继续拴起来晾挂,差不多两到三天就晾好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尽情大胆地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因为牛肉已经熟透不会再变质了。

二、牛干巴的腌制方法

1、用于腌制干巴的牛,要事先专门饲养半年左右,使其膘足体壮。

2、一般在农历使、十月、腊月宰腊牛腌干巴,备一年之需。

3、在回族村庄,宰牛一般在清晨,宰腊牛季节整个村庄就像过节一样。牛必须经过阿訇宰,称牛肉为“牛菜”。

4、剥牛者,训练有素,如庖丁解牛把一头牛按肌群下为24“个”(12对)菜,滇南的回族称之为大团肉、小团肉、弯肉、背脊、内脊、肋条、胸子、外板、肩肉等。把“牛菜”一个个挂在壁墙、屋檐上吹去水气,当天晚上就腌制。

5、腌时把一个个“牛菜”放在竹簸箕里加盐揉搓、揉透,先揉肉厚的,后揉薄的。每100公斤牛菜用食盐3—5公斤。

6、用瓦缸腌制。按肉厚薄先后放进瓦缸里,然后用木盖和麻布袋把缸口密封。腌制15—20天后,取出晾晒。晴天早上晒出,下午收回,并按肉的薄厚,展平堆放。

7、在簸箕或大木桌上,薄肉在下厚肉在上,层层压平。30天左右,晾晒过程就完成了,便可挂入屋内备食。晾晒期间要随时检查是否有苍蝇产卵,一旦发现要及时用竹片清除,以保证干巴的质量。

三、腌牛干巴的腌制方法窍门

1、腌制牛干巴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用具两类。原材料主要包括牛肉和食盐,依据地区、民族和个人口味的不同,有的还添加花椒粉、辣椒粉、五香粉之类。用具主要包括盆、瓦缸、桶、绳子等,因腌制数量、目的的不同,所需用具也有所不同,并无一定规范。腌制牛干巴所用牛肉,以黄牛肉为佳。传统上是选用肥壮黄牛的前后腿肉,依肉块纹理分割,所得牛肉各有其名目,但名目并不统一。如云南昆明地区将整块分离的牛肉分别叫作饭盒、里裆、镰刀、火扇、外白、碓嘴、抢口、胸子等。

2、牛干巴的腌制,一般都要经过抹盐、搓揉、腌渍、晾晒、风干等工艺。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回族群众腌制牛干巴的方法:

3、巍山回民一般在冬季宰杀肉牛。巍山的冬天一般不下雪,但比较寒冷,在寒冷中加工出来的牛干巴最好,其它季节气温高,加工出来的牛干巴容易变质。巍山回民将选取出来的牛肉放入大盆,洒上适量食盐和花椒粉,仔细搓揉,使食盐、花椒等均匀渗透进入牛肉。接着,将搓揉好的牛肉放入土陶大瓶,置于阴凉处,密封腌制约10-15天。腌制完成后,即打开晾晒。选择晴天,取出腌好的牛肉,在其一端用尖刀穿孔,穿细绳入孔、结环,套在铁钩上。然后,将穿好的牛肉铁钩挂在房顶上或院场内,九晒九露,历时约一月,即成为牛干巴。这样的牛干巴,肉软质韧,经年保存而品质不变。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