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对联(彭玉麟镇海楼对联)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对联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对联的知识,包括彭玉麟镇海楼对联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蚌埠名胜古迹的对联
1、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2、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3、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
4、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
5、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6、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7、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氏
8、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
9、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10、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11、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12、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氵厘)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13、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
14、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15、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
16、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7、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尊却喜青山排闼至
18、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19、宛然海上三山貌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实
20、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里听梅花
21、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22、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23、日日(扌匝)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24、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25、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哀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
26、一派竹西歌吹路传诵于今必须大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是秾花浊酒便当了
2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28、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9、竟开宇宙争端薇蕨馨香惭对墨胎义士
30、阅尽苍桑变局河山带砺难比雷首佳城
31、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32、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33、楼傍三秦看岳色苍苍久矣扩开眼界
34、地邻九曲听河声浩浩诚哉荡涤胸襟
35、山西永乐镇“峨眉‘扌赞’秀”联
36、一抔土尚巍然问它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37、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38、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
39、双忠同坎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40、三苏祠楹联(苏洵、苏轼、苏辙)
41、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42、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43、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寻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
44、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录绮传情白头兴怨
45、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
46、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47、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48、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49、湖北石首秀林山刘备与孙夫人合祠联
50、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51、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52、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53、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54、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第
55、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56、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57、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58、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
59、临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
60、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
61、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
62、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
63、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64、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
65、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撒些幽恨闲愁、
66、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
67、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68、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69、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70、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天,目空今古?
71、五百里故侯安在,愧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越秀山上的那幢五层的楼叫什么名字
1、“如此江山,对碧海青天,万里烟云归咫尺;莫辞樽酒,值蕉黄荔紫,一楼风雨话平生”———清·丁汝昌对联
2、事件:10月25日,多哈亚运会的圣火传递活动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开始,途经南越王博物馆、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正门等处,通过龙舟传递过珠江,最后抵达天河体育中心。有历史学家评价说,该路线充分展示了广州作为千年古都和现代化商都的形象。
3、史实:镇海楼建于1380年,曾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气宇非凡,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因其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镇海楼形状奇特,“楼成塔状,塔似楼形”,通体绛红,含“火生土,土克水”的寓意
惠州名胜古迹 对联
1、原称丰湖。在广东惠州城西。原只有丰、鳄二湖,后湖水盈溢,逐步增平湖、菱湖、南湖。五湖一脉相通,由北迤南约6公里,东西有4公里,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北通东江,西南群山耸迭,东接市区。东晋初曾建有龙兴寺,唐改名开元寺。宋人余靖有描述此湖的最早佳句:“重山复岭,隐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在地方官陈偁经营下,湖水灌溉面积达数百顷,收苇藕蒲鱼之利,因而得丰湖之名。绍圣元年(1094年)文学家苏拭携妾王朝云、子苏过,滴居惠州三年,留下朝云墓、六如亭以及苏拭助款修筑的苏堤、西新桥、东新桥等遗迹;还有苏拭手迹与宋、明、清名人题咏的摩崖石刻。湖内洲渚交错,沿着竹岸杨堤,可见掩映着的红棉水榭、百花洲、点翠洲。泗洲塔、九曲桥等景物,猢边山影,倒入水中,烟云聚散,深具曲折变幻之妙。
2、在西湖平湖中。由苏堤经九曲桥可达。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洲上建有孤屿亭,明代建为点翠洲亭,亦即风亭。南山环翠,风景似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明代孔少娥诗云:“西湖西子两相传,湖面偏宜点翠洲”。后为纪念辛亥革命“马鞍之役”所牺牲烈士,于1913年在此洲上建“留丹亭”,亭树红墙绿瓦,朱柱屹立,四周古树苍翠,碧波荡漾,故人们称之为”留丹点翠”,是西湖一景,现辟为文物陈列馆。亭西有批杷洲。另有二桥可通孤山与芳华洲。
3、在西湖明月湾附近,与长桥相接。明正德年间甘公亮为惠州太守时,在洲上建落霞榭,分莳繁卉,时人称为“花墩”,清初尚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在旧址上建镜芙轩,江逢辰等名人集此赋诗,仍称之为落霞旧址。“江上花开,洲前水流”,赢得不少骚人墨客题咏。清梁鼎芬有忆西湖杂诗曰,“花墩花墩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春时花发,香播西湖,令人心旷神怡。后人为此冠以百花洲美名。落霞榭屡经修建,临四壁窗户眺望,可尽览湖光山色。
4、在西湖西山。又名玉塔,为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代,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学家苏轼滴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写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诗句。“玉塔微澜”遂被誉为惠州西湖一景。塔外为七层,内十三层,砖木结构。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塔毁,万历初年改建亭,四十六年(1618年,复建塔。光绪初年,雷破塔顶一角,长了一株榕树,丘逢甲诗云:“行人欲问朝云墓,看取亭亭塔顶榕”。解放后修复,增建了步级扶梯,登临塔顶,可眺惠州全景。
5、在西湖孤山。朝云姓王,字子霞,浙江钱塘人。苏轼妾,随苏谪居惠州,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病故,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松林中。墓由僧人筑亭覆盖,名为六如亭。朝云生前学书法,亦学佛,识大意,临终时诵金刚经四句谒而殁。清道光名士林兆龙为之写联。“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故亭称六如。当年栖禅寺已不复存。墓于宋时己毁,历代均有重修。今墓,亭在解放后亦经两次修建。墓旁增设碑廊,保存了苏东坡九方遗墨。
6、在西湖的南湖北部。西连螺山,三面环水,山势如鹅张翼。
7、传说仙人乘木鹅至此而成岭,因而惠州有鹅城之称。素为兵家争夺要地,故惠州古来就有天堑美名。孙中山、周恩来先后于1923年、1925年登临岭上指挥作战。现尚有战壕与机枪掩体等遗迹,供游人参观游览。
8、原名望野亭。在广东惠州市中山公国高处。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兴建,1959年大修。亭临汪而立,有参天古榕与凤凰树掩映。夏日江风习习,落红遍地。冬日阳光煦煦,树影斑驳。1925年10月,以黄埔军校革命师生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军,在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及其他领导人率领下讨伐军阀陈炯明,攻克了号称天堑的惠州古城。10月16日上午在此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下午召开攻克惠州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均以此亭为主席台,亭前为会场。人们到此,常缅怀革命事迹。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对联和彭玉麟镇海楼对联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