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营销分享

五代十国历史(五代十国的先后顺序表)

五代十国历史(五代十国的先后顺序表)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五代十国历史的一些知识点,和五代十国的先后顺序表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1、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我国中原地区相继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短期王朝,共历时五十三年,历史上称作“五代”。与北方的五代大约同时,我国的南方分别建立了前蜀(都城成都)、吴(都城扬州)、闽(都城福州)、吴越(都城杭州)、楚(都城长沙)、南汉(都城广州)、南平(都城江陵)、后蜀(都城成都)、南唐(都城南京)等九个王朝,加上北方的北汉(都城太原),历史上称作“十国”。此外,在我国北方还有契丹族政权,东北有H族政权,以及西南的南诏、吐蕃政权等,同“五代”“十国”并存。

2、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3、在唐朝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许多新藩镇兴起了。他们为争夺地盘,长期混战。其中最强大的是朱温。朱温原为黄巢部将,公元882年(唐僖宗中和二年)叛变降唐,唐朝赐名“全忠”。他因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做了唐朝宣武节度使,驻汴州(今河南开封)。后来,朱全忠依恃雄厚的兵力,控制了唐昭宗李晔,接着又派人杀死他,立其幼子李祝为傀儡皇帝。公元907年,朱全忠废李祝,灭唐朝,自立为帝,国号梁,建都于开封。同朱全忠对峙的另一个强大的藩镇是沙陀贵族李克用。他同样由于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做了唐朝河东节度使,驻太原。他的儿子李存勖继位以后,把势力扩展到河北,同朱全忠父子连年交战。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并在当年灭后梁,建都于洛阳。后来,后唐发生了争夺帝位的内乱。 cctop.后唐的太原节度使石敬瑭也觊觎帝位,乘机起兵。他屈膝勾结契丹贵族,答应割让幽(今北京)、云(今山西大同)等十六州,每年贡纳丝绸三十万匹,取得了契丹贵族的帮助,于公元936年灭后唐。石敬瑭建立后晋,定都于开封。这个靠契丹贵族撑腰登基的家伙,还公然***地称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而耶律德光却比他小十一岁。但是,契丹贵族并没有因此满足,以后长驱南下,骚扰中原。公元946年,契丹攻占开封,灭了后晋。次年,后晋的太原节度使刘知远乘机称帝,建立后汉,在契丹北撤后建都于开封。过了两三年,后汉的内乱又起。公元950年,后汉大将郭威攻入开封,杀死后汉皇帝,自立为帝,国号周。

4、“十国”政权也是由封建军阀所建。建闽的王审知,建吴越的钱H,建楚的马殷,建南汉的刘隐,建南平的高季兴,都是唐朝末期盘踞当地的节度使。建前蜀的王建,建后蜀的孟知祥,建南唐的李c(变),建北汉的刘崇,也都是拥兵自重的武将。

5、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政权的残暴统治,契丹贵族的南下掠夺,给各族人民尤其是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后梁统治者为筹集军费,大肆掠夺老百姓。后唐李存勖为修造豪华的宫殿而搜刮民财,搞得四方闹饥荒,士兵也没有吃的。后晋统治者以抗击契丹为借口,向河南地区人民榨取了二十万缗铜钱。契丹贵族从开封撤退时,把抢来的大批财物北运。各地人民不甘忍受残暴的统治和掠夺,不断地爆发起义。公元920年,陈州(今河南淮阳)人毋乙、董乙领导农民起义,瓦解了后梁王朝。公元925年,赵在礼率领后唐士兵起义,推翻了李存勖的暴虐统治。公元947年,中原地区人民奋起抗击贪婪凶恶的契丹贵族,把他们赶出了黄河以南。在打击各朝封建统治者的同时,各地劳动人民坚持进行生产,北方和南方的社会经济都有所恢复和发展。到了后周第二个皇帝——周世宗柴荣统治时期(公元955~959年),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的统一,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人民的共同愿望。柴荣顺应这个形势,在国内实行了一些改革,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先后统一了关中地区、淮河流域以及幽云各州的一些地方。这就为后来北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求五代十国的详细历史事件及时间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病重,欲立养子朱友文即位,其子朱友珪得知后,杀死朱温,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

后朱友珪赶赴洛阳称帝,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禁军。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兵至洛阳,数千禁军倒戈,突入宫中。

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与妻子张氏一起自杀。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是为梁末帝。朱梁王朝在晋军压境之际,同室操戈,逐使国力日衰,不久便为后唐取代。

郭威灭汉,是五代最後一个王朝後周建立的事件,发生於950年,历时1年。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拜郭威为枢密副使。

948年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济)的李守贞、永兴(今陕西西安)的赵思绾和陕西凤翔的王景崇相继起事,郭威成功地平定这些乱事,结果李守贞和王景崇自焚,赵思绾投降。同一时间郭威又体贴手下,因此深受自己军队的爱戴。

但后来隐帝觉得顾命大臣的权力太多,因此开始消灭这些顾命大臣。郭威正在外领兵,闻讯後立刻以「清君侧」的名号起兵。

隐帝为此於950年四月下令将开封内的郭威、柴荣和王峻的一切亲属杀尽。而愤怒的郭威於数日内就攻入开封城,刘承祐被杀。郭威的军队在开封大掠。

郭威首先表面上欢迎徐州的刘贇为后汉皇帝,自己却借攻打契丹为借口北上,而他暗地里派手下将刘贇杀死,然后又令自己的军队拥戴自己为新皇帝,并装出迫不得已的模样。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仍然以「监国」之名登基,其后一个月才正式称帝。

郭威灭汉导致后汉灭亡,及五代最后的一个王朝——后周的建立。郭威灭汉也致使北汉正式代替后汉。郭威灭汉也象征五代十国踏入一个新的阶段:后周时期。后周是个比较强大的王朝,这都为未来宋朝的统一打好根基。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白藤江之战(越:Trận BạchĐằng)指的是938年中国南汉政权与静海地区(今越南北部)军阀吴权之间的战争,因发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930年,南汉君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

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

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刘岩自己则屯兵海门(今广西省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

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龑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龑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此时,吴权已经攻破大罗城(Cổ Loa),杀死矫公羡。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

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

南汉军大败,损失过半,主将刘弘操阵亡。在得知刘弘操阵亡后,南汉君主刘龑恸哭,率残部回国。

吴权击败南汉军后,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都城古螺(Cổ Loa)。从此以后,南汉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而越南(交趾)开始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正式从中国独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威灭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平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桥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藤江之战

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

1、五代十国(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2、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3、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4、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5、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绘画方面,不论南方北方都有独到之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五代十国历史和五代十国的先后顺序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