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推荐阅读

镇江肴肉的传说(有关镇江的传说故事)

镇江肴肉的传说(有关镇江的传说故事)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镇江肴肉的传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有关镇江的传说故事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肴肉的传说.做法.吃法.外形

传说江苏镇江有“三怪”:面锅里煮锅盖,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

提起这肴肉不当菜,还有段故事哩!

当初,镇江城里六街三市①,最热闹的地方,要数酒海街。在酒海街的街头,有爿单开门,独开户的小酒店。这酒店不大,七架梁的房子两间,一间是店堂,一问是厨房;女的坐账桌算账,男的做厨子带跑堂.早上卖茶,中午卖酒。是爿夫妻老婆店。

这一天是正月三十,再过两天是二月二,作兴家家带姑娘(媳妇回娘家)。镇江老话叫做:“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中饭市忙过了,锅瓢碗盏一洗,门板一上,夫妻两个分头上街办事了。

女的跑到第一街“福禄寿”茶食店里买茶食,这家做的京果粉,京江(食旁加齐)是有名的.她拎了两包,准备二月二回娘家孝敬父母,顺便又到杂货店里,买了包硝。为什么要买硝?她老子是个手艺人,专做“天地响”鞭炮,前两天带口信来,说手头硝不多了,鞭炮里没有硝引火,点不着,要她顺便带一小包回家。

男的到五条街转了一圈,正好这几天屠宰坊里杀猪,猪蹄子不贵,他买了四只前蹄,准备腌,好剁剁盐水蹄子,当搭酒小菜卖。

天一擦黑,夫妻两个都回家了,女的把茶食放好,把硝朝柜上一放,忙着算账去了。男的把蹄子剁开来洗净,找到五香八角②,拿了盐钵子就腌。腌呀腌,盐钵子见底了,他也没有作声,闷头在平时放盐的柜子上翻,一翻翻到一个纸包,捏捏,一颗颗硬梆梆的;打开来,弄点放在舌头上舔舔,有点咸昧,就拿来腌了。腌完猪蹄子,他又搬了一盘小石磨子,朝上一压,安心睡觉去了。

过了两天,正是二月二。天没亮,女的起来准备回娘家了。她取了两包茶食,又想取硝,可四处八下地找,也找不到。咦!怪了,明明放在柜上的,难道飞了?她和男的一讲,男的把头一拍,连喊“不好”,说恐怕被当作盐腌了猪蹄子了。

于是,两人赶紧搬掉小磨盘,把纸媒子③打着了,朝猪蹄子上的“盐”一点,“哧哧”地直冒烟,果然不错,硝被当着盐用了。望望蹄子,腌得倒板扎得很哩,连肉也发红了。要说扔掉吧,舍不得;不扔掉吧,肉里有硝,从来不曾有人吃过,就怕吃出事情来。又一想:做小本生意,一个钱寻到手不容易,总不能眼睁睁地把钱朝水里扔!

怎么办?还是女的有心眼儿,说:“我看,好在硝不多,还是用水多泡泡,把硝泡掉,试试看,也许能吃。”

男的也赞成:“对!就是不能当菜卖,能留着自己吃也是好的。”

说着,夫妻两个从井里吊了几桶水,把蹄子朝水里一放,就泡开了。

怪了,这肉越泡,好象越发新鲜。

男的说:“还是小心一些好,再拿刮刀刮刮。”

女的说:“这皮上还有点毛毛拉拉的,再钳钳干净。”

说着,两个人刷刷刮刮,抓住蹄子,钳过来,刮过去,生怕留下一点硝,把皮刮得雪白雪白的,白得象绿豆的芽。然后,安上水,放在炉子上烧起来。没一会,锅里“骨嘟!骨嘟”直滚。女的说“火这么大,水这么滚,要不了半个时辰,汤就干了。”男的说:“时辰少了煮不透,我看还是抽掉几根木柴,慢慢用小火煨吧。”

说着,夫妻两个就把炉子里的木柴抽掉几根。这下,锅里不滚了。过半天,冒个水泡泡;过半天,冒个水泡泡,象鱼在水肚底下吐泡泡,这叫“鱼泡火”,这种火就是老牛肉也能给煨烂喽。

一煨,煨了一两个时辰。两人又把肉捞起来,放在大蓝花盘里冷却。一切安排停当,夫妻俩双双回娘家去了。第二天归来,照样赶上上早市的时候,夫妻俩手脚利索地把门板一下,屋里立时飘出一阵阵香喷喷的味道,这股香味十里八里都能闻得到。

“好香!你家卖的什么好菜?”店门口来了一位老人家,下巴留了一把齐崭崭的白胡子,他把牵着的小毛驴扣好,进门就喊.

男的连忙泡上一壶龙井茶,说:“我们店里早市只卖茶.不卖酒菜。”

“你这屋里喷香,案板上不是有好菜吗?”

女的一听,急得涨红了脸:这有硝的肉,不知能不能吃呢。连忙打招呼说:“对不起,那是硝肉,不能当菜的。”

“不当菜,正好搭茶呢。”老人说着,把钱朝桌子上“咚”一放,“我就是闻到这股香味才赶来的。”

男的望望女的,女的望望男的,不好了,这老人家板定要吃,怎么办?女的睁大眼睛说:“老大爷,我们话说在前头,这硝肉不能吃,你一定要吃,吃出事来,我们不能担待。”

“笑话,吃出事来怪我嘴馋,怎能要你们担待?”

夫妻两个拗不过老人,哆哆嗦嗦地把冷蹄子端出来,已经冻成硬块块了。切了一盘。男的怕这冷肉有腥味,连忙给老人加了一小碟姜丝。女的想:就是没得硝,大清老早吃冷肉,也要坏肚子,放点醋吧,醋是暖性。连忙又叫男的在姜丝里放了些镇江特好的香醋。

老人家都等不及了,用两双半④抓住肉,蘸上香醋,拈点姜丝,往嘴里一塞,大口大口地嚼起来,一边吃,一边哼着说:“啊呀,这肉好美,好香啊。”吃着,喝着,说着,一下吃掉一大盘蹄子,喝了三十三壶茶。从开市吃到收市,才摇摇晃晃走出店堂,解开小毛驴,朝上一跨,竟倒骑着走了。

原来,这老人家不是别人,是上八仙中的张果老,他是倒骑毛驴去赴王母娘娘蟠桃会的,路过镇江,闻到这胜香味,连仙桃也不去尝,特地跑来吃硝肉了。

这事夫妻两个哪里知道!总以为这老头子一定是吃坏了肚子,昏了头,不然,怎么会倒骑着毛驴走呢?他们想:客家要是出事,店家也跑不掉,索性自己也尝尝。看看盘里还剩下几块,男的拿起来蘸蘸醋咬一口,女的拿起来蘸蘸醋咬一口。啊呀,怪不得老人家喊这肉美哩.这肉真香,喷香喷香的;这肉真酥,透酥透酥的;这肉真鲜,这肉真嫩,真是打嘴巴子也不肯丢。这辈子还是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肉呢!

夫妻两个起先觉得奇怪,后来左思右想,才悟出一个道道来。原来,腌这蹄子放了五香八角和大粒盐,还要放点硝,香味才容易入骨,腌出来才好吃.

从此,这夫妻两个就以做硝肉出了名。后来,人们都说:“这么好吃的肉,叫硝肉多不好听,古人称好吃的肉为佳肴,索性就改叫肴肉吧!”直到现在,镇江老百姓要是清早上馆子,还经常泡壶茶,放碟姜丝香醋,蘸着肴肉吃。就这样,“肴肉不当菜”一直传到了今天。

肴肉念什么

yáo ròu。

声母:y、r;

韵母:ao、ou;

声调:二声、四声。

肴肉,又名水晶肴蹄,简称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传统名菜,流传于江淮一带。除镇江外,江淮一带都有制作,但口感风味稍有不同。

肴肉制作必须精选猪前蹄为主料,经特殊的工艺加硝腌制后加工而成,是淮扬菜系中的代表菜肴。开国大典四味冷碟,周恩来总理钦定镇江肴肉,足见肴肉的美味和名声。

扩展资料:

传说在明朝末年,镇江酒海街上有一爿“京口酒家”。丈夫既是厨师又是跑堂,妻子既是老板,又是帐房先生。一日夏天,丈夫上街,见猪蹄便宜,就买了四只猪前蹄回来,准备过几天才食用。因天气热,容易变质,就将猪蹄髈用盐腌起来。

不曾料想,他不小心误把妻子为他岳父买的做鞭炮的硝当盐腌蹄髈,第二天才发现,连忙揭开腌缸一看,不但肉质末变,反而腌得肉质硬结而有味道,色泽红润,蹄皮的颜色更白了。

但又怕有毒,丢掉也舍不得。于是夫妻俩商量,把它用盐水泡洗几次,再用小火多煮一会,准备留给自己吃。

那知配上一些五香调料焖煮一小时后,锅内却冒出一股异常的香味,连镇江的酒海街上都能闻得到,故使得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应王母娘娘的邀请,倒骑毛驴去瑶池赶蟠桃会,途经镇江,闻到“硝肉”的香味,连忙下驴,变成一老翁,来到凡间,在“京口酒店”吃硝肉。

他手拿蹄髈,沾着姜丝和香醋,边吃边赞不绝口。吃饱后走出店门,哈哈大笑,便倒骑毛驴,扬长去也。竟忘了赶蟠桃会,可见其味之美。“张果老吃硝肉”的消息很快传开。自此硝肉在镇江的名声大著。百姓也纷纷慕名前来品尝,“京口酒店”的生意格外兴隆。

于是,硝肉也就很快远近闻名。后来,因嫌“硝肉”之名不雅,方改为“肴肉”。成为镇江有名的美食,沿传至今。

镇江的肴肉据说是用硝做的,吃多了不会中毒吧

确实是硝腌制的,但放入的量不会对人有伤害,关于这个有个典故: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热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恰巧路过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于是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来到小酒店门口敲门。店门一开,香味立刻飘到街上。众人前来询问,店主妻子一边捞出猪蹄,一边实话对大家说:“这蹄膀错放了硝,不能当菜吃。”那位白发老人便说:“我不当菜,就茶吃。”然后把四只猪蹄全部买下,并当即在店里就着茶吃了起来。由于滋味极佳,越吃越香,结果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等这老头一走,人们才知道他是张果老。店主和在场的人把剩下的半只蹄膀一尝,都觉得滋味异常鲜美。此后,该店就用此法制做“硝肉”,不久就远近闻名。后来店主考虑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为“肴肉”。从此,“肴肉”一直名扬中外。

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皮白,肉呈嫩红色,肉汁呈透明晶体状,表面湿润,有弹性,无异味,无酸败。

(2)理化指标

①复合磷酸盐(以PO4计)/(g/kg)≤5.0;

②铅(Pb)/(mg/kg)≤0.5;

③无机砷(mg/kg)≤0.05;

④镉(mg/kg)≤0.1;

⑤总汞(mg/kg)≤0.05;

⑥亚硝酸盐残留量按GB2760-2007的有关规定执行。

(3)微生物指标

①细菌总数(cfu/g)≤50000;

②大肠菌群/(MPN/100 g)≤150;

③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制作工艺

镇江肴肉,原称“硝肉”。传说,古时镇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膀,烧煮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香味浓郁,食味醇厚。后来,人们嫌“硝肉”一名不雅,改为“水晶肴肉”,流传至今,成为镇江的传统名产。

三百多年来,镇江水晶肴肉一直盛名不衰,驰誉南北,并有新的发展。如按照肴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种肴蹄块: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状如眼镜,其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镜肴”;前蹄旁边的肉,弯如玉带形,叫“玉带钩肴”;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棱肴”;后蹄上的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做“添灯棒肴”,其肉质嫩香酥,最为食精肉者喜爱。

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一般熏腊之类。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此菜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颇振食欲。若配上姜丝,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镇江肴肉,茶香肉美,在久饫甘肥之后,得此茹之,舌感为之一振,另历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浅。

镇江肴肉的腌制方法:先将鲜猪蹄破开,去毛除骨,洗刷干净,用铁杆戳松。然后将皮面和肉面擦上一遍细盐,放入缸内腌制,每只蹄约用盐150~200克,洒食用硝硝水50克左右。春、秋两季要腌3天,夏季腌1天,冬天要腌7天。腌好后起缸,先用冷水洗泡,再加少许明矾水洗刷干净,使肉质洁白鲜嫩,此时便可下锅烧煮。烧者时,以10只生蹄为一锅,放入沉淀清的原卤3公斤、盐1.5公斤、水6公斤。煮沸后除去浮沫,再加入花椒200克、茴香200克,姜、葱各25克(共装入布袋内),绍酒250克,白糖200克等调味品,用旺火烧开,翻身一次,改用文火继续烧煮,使锅内水卤保持在95℃左右,约焖煮2~3个小时即可。取出装入盒内,再撇去锅中油层,将酱汁浇在蹄上,2只一对叠起,压20分钟;翻换一下位置,再压1小时左右,经冷却后即成水晶肴肉。

好了,关于镇江肴肉的传说和有关镇江的传说故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