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推荐阅读

玉米螟虫越冬调查方法(玉米螟的天敌)

玉米螟虫越冬调查方法(玉米螟的天敌)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玉米螟虫越冬调查方法,玉米螟的天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中的玉米虫太多该怎么处理掉

家中的玉米虫太多该怎么处理掉?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管理预防之。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高粱条螟和粘虫等。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管理预防之。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高粱条螟和粘虫等。

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块发病重:在调查中发现,凡被玉米螟为害的果穗或茎秆,穗腐与茎腐同时发生,经济损失重。经统计分析,穗腐病发生率(%、y)与玉米螟虫株率(%、x)呈y=axb幂函式曲线关系[12。13],y病=1.3712x0.9549虫,F=323.82**>F0.01=10.04,回归关系极显著;玉米螟防治与不防治的穗腐病发生率(%)经t测验,t=5.589**>df0.01=3.106的极显著标准。这是因为玉米螟钻蛀所排粪便污染了茎秆与穗轴,给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场所。

1.玉米穗腐病的初侵染来源广,溼度是关键,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必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抗(耐)病品种,改善贮存条件,农药灌心与喷施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建议科研单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庄浪县应在推广抗病品种中单2号、酒单2号、酒单4号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3.采用地膜全覆盖或半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收获和贮存期的病菌感染。

4.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受热而发病,如有降雨及时遮挡,防止雨淋。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充套件

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充套件,增加损失。据试验观察: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充套件到7cm;剥掉苞叶如不清除病果穗顶端霉烂部分,在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由5cm扩充套件到15cm;对果穗霉烂部分清除不彻底,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扩充套件2-5cm;而清除彻底干净,穗腐病就不在发展。

收获后将病果穗挑检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乾,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烂。

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大量累积是镰刀菌、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场所。所以,必须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喂(饲喂家畜)、氨化(氨化饲草)、粉(粉碎喂猪)、沤(沤制肥料或作为沼气填充料)、烧(烧坑做饭)的办法彻底处理,减轻病虫初侵染源。

因玉米种子表面病菌存活时间1a以上[5],生产经营单位,在供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秕小病籽,用20%福?克种衣剂包衣[14],每100kg种子用药量444.4-800g,或用30%多?克?福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量214-300g。

要是玉米籽粒保管,去粮库找保管员咨询,用磷化铝熏蒸。

要是玉米植物生长期间,问植保站,用农药杀虫

通常,我们得先搞清楚敌人从哪来,然后再想办法怎么消灭敌人

如果是从户外飞进来了,那就考虑安装纱窗,或者减少晚上开窗等方式,防止它们进来;

如果是从家里某个地方滋生的,比如大米生虫了、杂粮生虫了,那就找到源头,消灭掉。

观察,留意一下有没有从窗户往屋里飞;

贴出来飞蛾的照片,看看是什么种类的飞蛾,然后倒过来推测它的习性,它可能的来源。

所以,拍几张飞蛾的照片传上来吧,否则就只能告诉你:见一只拍死一只。

只要温度合适,溼度可以就能。一般温度保持在20到40度可以正常生长繁殖,低于18度生长缓慢,低于10度会冬眠

不妨碍,小麦播种后到出苗前,都要在表层打防止出草的封闭药水,玉米就不会出了,如还有漏网的,冬天它也长不起来的,天一结冰就冻死了

吊指练习一般就是初学钢琴的时候可以练习的,主要目的:学会单指在钢琴上站立,力量集中,通透,手指能稳稳的立在琴键上,不要塌陷手腕,整个胳膊、大臂在弹完一个音后,能放松,不要紧张僵硬。等练习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站稳后,就可以学习“走路”也就是连奏。

一、防治方法:玉米螟大螟,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颗粒药剂、毒土;粘虫三龄前、锈病、纹枯病大小斑病发病初期用药剂喷雾防治。

1、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3%毒死蜱颗粒剂1.5—2公斤在早晚无露水时丢心。

2、亩用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3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选其一兑水1—2公斤配成母液,加入过筛细泥土15公斤制成毒土,每株丢5—6克。

3、亩用10%阿维.氟酰胺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克或40%丙溴磷乳油80克选其一兑水30公斤药液灌心,每株9—10毫升。

1、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克兑水60公斤喷雾;

2、2.5%溴氰菊酯乳油3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

用20%井岗霉素40克、15%三唑酮100克等农药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如果是闲置了,功能还ok,可以去虎妈二手上面卖掉啊,玩具、女装、绘本等都可以卖的。

春玉米螟虫危害大,春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螟又称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被害后,叶片光合作用和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玉米雌穗的商业价值大大降低,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玉米螟一年发生1~7代,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幼虫在6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春玉米的心叶。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夏玉米的心叶和穗。第三代为8月中旬至9月初,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以最后成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残茬中越冬,并在下一个生长季开始化蛹羽化。

一般诱捕捕杀从5月下旬开始,7月底结束,晚上太阳落山就开灯,早上太阳出来就关灯。成虫期诱杀,可大大降低幼虫的危害。大喇叭口期:幼体先损伤心叶,在叶子上吃了之后留下这样透明的洞。当花叶率达到10%时,就开始防治,喷洒颗粒农药效果最好。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1~2克,可以使用。玉米穗期:田间调查丝基部和雌穗顶部时,100耳雌穗的丝上有10%的雌穗带虫或50个幼虫时,要用农药控制。可使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克作为药剂,按药物、水和干燥细土1∶2.5∶25的比例制成颗粒剂,撒在玉米丝叶腋和上下叶中。将破损严重的细丝切断,在穗顶上放一层药泥,用50克90%结晶敌百虫和15公斤水溶解药泥,加入27公斤黏土制成泥。

玉米螟幼虫为螟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吃光后,未展开的玉米叶片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孔洞。雄穗拔出后,玉米螟幼虫钻入雄花,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移至雌穗以花丝和嫩苞为食,并食入穗轴或损害幼粒。此外,一些幼虫从茎和叶鞘之间爬进茎中,以髓为食,这使得茎很容易被强风折断。受害植株种子不饱满,枯萎早衰,有的穗甚至没有种子,导致严重减产。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温度会影响玉米螟的发生代数。一般来说,大部分地区一年三代。第一代幼虫在6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春玉米的心叶。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夏玉米的心叶和穗。第三代为8月中旬至9月初,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以最后成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残茬中越冬,并在下一个生长季开始化蛹羽化。

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度、生长期,每亩种植3000-3500株。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钾肥施用量,避免氮肥过量施用。及时防治,在幼虫三龄前进行化学防治。玉米螟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心叶丛末端(心叶丛外的绿叶被剥去,仅有2-3片黄白色幼叶被尚未抽出的幼穗包裹),此时是幼幼虫最大限度潜伏在心叶丛内的时间。每亩心叶喷或浇50%巴丹100克,水100公斤。1kg25%增效杀虫双还可加入5kg水和25kg细砂制成颗粒剂,每亩10 kg可用于防治心叶。在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中,关键是掌握早期预防和应用的最佳时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螟的危害近年来有所增加,因此对农民进行科学的培育和管理非常重要。

玉米螟虫怎样赿冬

1、玉米螟虫危害: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

2、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3、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4、推荐药剂:玉米版六夫丁,30-40ml/桶,均匀喷雾。

好了,关于玉米螟虫越冬调查方法和玉米螟的天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