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思维飞旭

山羊养殖技术与防治(养殖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山羊养殖技术与防治(养殖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山羊养殖技术与防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山羊养殖技术与防治的知识,包括养殖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波尔山羊养殖技术及防疫方法

这个题目,我从这四个方面回答:

波尔山羊养殖,应该把波尔山羊与我们关中的奶山羊杂交,后代出生重大,增重快,耐粗饲,适应性强。可采取半防牧半舍饲和强度育肥等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实现当年育肥出栏。周期短、投资少,风险小效益显著。

一,育肥羊的选择

选购3~4月龄的波尔山羊公羔或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的一、二代羔羊,要求前胸饱满,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四肢粗壮,被毛光顺,体重20公斤左右。

二,肉羊饲养:

1,预饲期(20~30天),组群后(5月底6月初)1~3日内,早晚放牧各2小时,放牧后再给少量优质青干草,自由饮水,不喂精饲料,以后逐渐添加配合饲料,每只羊喂料量由50克增加到250克,分早晚两次喂。配合日粮以玉米、麸皮、豆粕为主,添加5%的酵母粉、3%的磷酸氢钙、2%食盐和4%的牛羊预混料添加剂。此阶段因羊羔采食能力差,牧草幼嫩,因在下午1.00和晚上10.00,在添加优质干青草。

2,育肥期(100~200天),羊羔5月龄(7~9月份)开始育肥,每天放牧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避免吃露水草,防止日射病。育肥前60天左右,以青干草和青贮玉米杆为主,自由采食,日粮中精饲料由250克逐渐增加到400克,其中玉米65%、麸皮15%、饼渣类12%、磷酸氢钙2%、食盐2%、预混料4%。育肥后期,为了促进脂肪沉积,提高肌肉色泽和品质,应适当缩短放牧和运动时间,停喂青绿牧草,增加麦草和精饲料量,精饲料在一人周内增至500克,其中玉米70%、麸皮12%、饼渣类10%、酵母粉3%、食盐1%、预混料4%。同时注意勤观察,保持安静,避免惊扰。

三,管理。1,羊舍要求通风干燥,遮雨挡光,冬避风雪。每只羊占羊舍面积0.8~1.5平方米,运动场1.6~2平方米。进羊前先清扫,再用石灰或消毒液喷洒消毒羊舍;2,组群分栏,按不同月龄、体格、体重和强弱等合理组群分栏,每栏8~10头;3,去势。本场羊羔应在断奶前去势,新购进的羊羔,待适应后,确认健康无病,天晴日及时去势;4,饲喂方式:采取放牧+舍饲+补饲的方式,先粗后精,自由饮水;5,驱虫。用丙硫米唑按15~20毫克公斤灌服,或阿维菌素0.2~0.3毫克/公斤皮下注射,夏初、秋初各一次;夏季根据寄生虫情况,用0.5%~1.%的敌百虫水溶液药浴一次。

四,防疫。每年春、秋按国家强制免疫要求预防。在羊羔断奶前或购进后一周内注射三联四防苗,每只羊皮下注射0.5毫升;间隔一周后再注射羊痘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驱虫、药浴与防疫间隔一周左右。

多请各位朋友们指教!

养山羊怎么防病治病

水肿病又称大头病或者肿头病,是在山羊养殖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疾病。病因目前还未见报道,但其症状与溶血行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水肿病极为相似,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推测可能与大肠杆菌感染有关。得了水肿病的山羊呈现嘴唇、眼睑、下颚、耳朵及整个头部都发生高度水肿。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山羊都有发生。一般很少引起死亡,但山羊羔羊如果患此病,就会较为严重。对羔羊还可伴发脑水肿,引起脑损伤,后遗神经症状,意识不清,行走和采食呈酒醉状态。对水肿病的防治主要还是要保持羊体和山羊圈舍卫生,科学养殖。对于得了水肿病的山羊可以采用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3-6毫克,每日两次,连续三天。对羔羊应注意预防脑水肿,可静脉注射高渗液和强心利尿剂,如50%葡萄糖注射液等,以促进液体的吸收与排泄。对耳部的严重水肿,可用碘伏消毒后穿刺防水。

山羊有哪些生活习性怎样利用这些习性养好山羊

山羊有哪些生活习性?怎样利用这些习性养好山羊?

山羊养殖是养殖业中生产成本低,利润高的养殖项目之一,山羊养殖一直是山区农民首选的项目,山区有丰富的草地和灌木林资源,这些草地和灌木林都不需要付费的。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左右,山区放养山羊的生产成本明显就要比圈舍养殖的低。山羊的生活习性与其他家畜是不相同的,要养好山羊,就要了解山羊的生活习性。充分利用这些习性养好山羊。

关键词:山羊生活习性养殖

一、山羊的活动能力很强

山羊每天活动量是很大的,在水草茂盛的夏秋季节,山羊的活动半径达3公里左右,草枯季节可达6公里,活动量大,这么大的活动量保证了山羊每天能够获得的足够的新鲜、营养丰富的饲料。

山羊喜欢登高,这是山羊特有的生活习性。在圈舍内,山羊喜欢在高处站立和休息。在山上,其他家畜上不去的悬崖峭壁,山羊都能够行走自如。山羊还能够两后肢直立,充分采食生长较高的灌木树叶和母草,对山地陡坡牧草的利用比牛、绵羊都强。

山羊活动量大要多消耗营养,用于长肉的养分减少,羊增重就比较少,因此要控制羊放牧时的活动范围,让每天采食的营养物质更多地转化为羊肉。

同时,为了控制羊群漫山遍野、悬崖峭壁四处觅食,放牧羊群必须有牧羊犬和领头羊,牧羊犬价格高买不起,只能因地制宜训练领头羊。山羊非常聪明,容易训练成功,为放牧带来了很大便利。领头羊可以按照牧羊人的意图将羊群带到灌木林去采食,使漫山遍野的羊能够聚在一起,缓慢行动,否则“羊跑一趟,一天白放”。

二、山羊食性广、消化力强,特别喜欢采食树木的柔嫩枝叶

俗话说:“一家养羊,十家骂娘”,说明山羊嘴巴馋,见什么吃什么,偏爱的植物种类多。山羊有挑食性,特别喜欢吃树木的柔嫩枝叶,在一天采食时间中,采食树叶占90%。牛、绵羊采食植物受到的限制因素就是树木柔嫩枝叶中含有的单宁比较多,山羊能够分泌大量的唾液,对植物中的单宁有中和解毒作用,从而提高了山羊对单宁酸的耐受力,保证了山羊能够采食富含蛋白质的树木叶,能有效低消化吸收利用而不受到单宁的毒副作用的影响。所以,山羊除了可以利用草地资源,也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家畜不能利用的灌木林资源,饲料来源比其他家畜的广,容易养殖,容易吃饱。

山羊对饲料的消化率比其他家畜高,最难消化利用的植物粗纤维可以达到63%以上,比牛、绵羊、马、猪的高得多。山羊肠管是体长的26—30倍(牛为20倍),能够充分吸收利用草料中的营养物质。

山羊唾液腺分泌量大,唾液中尿素氮含量高,啃食植物后有刺激植物分蘖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在北方地区农村,有的农民就利用山羊的这一特性在小麦分蘖前将小麦苗让山羊啃食一次,以促进小麦分蘖增多抽穗多增加小麦产量。在草地放牧,山羊啃食过的牧草再生能力比绵羊的提高27%。因此可以在收割牧草后在人工草地进行放牧,促进人工牧草的再生。

三、羊是一年中放牧时间最长的家畜

山羊的嘴尖、唇薄而且灵活,便于采食低矮的牧草。在南方地区山羊可以一年四季放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山羊放牧的习性,利用夏秋牧草茂盛季节进行放牧补料育肥。

夏秋季节是一年中牧灌木林饲料最丰富、营养价值最高的季节。育肥羊就要抓住机会,使羊吃饱。每天早晨8点左右出牧,11点左右收牧休息,避开炎热中午蚊蝇活动高峰对羊的侵袭,下午2点左右出牧,晚上8点左右收牧,即“早出晚归,中午休息”。

让山羊每天可以吃3个以上的饱。控制羊群慢慢走慢慢吃,使羊每天游动在3公里以内,这样保证了育肥羊每天都是吃得饱饱的,满足羊增重所需要的营养素。如果每天达不到两个饱,羊就养不好,性命都难保。夏秋季节每天放牧要吃3个以上的饱,也就是羊采食一段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大多数羊卧地休息反刍,一般40分钟,然后又开始重新采食,采食后休息叫一个饱。

每天放牧前和收牧后进行两次补饲,每天补饲青草、青贮饲料或者氨化饲料2公斤左右,补饲精饲料0.25公斤以上,在补饲时先喂青草、青贮饲料或者氨化饲料,喂大半饱后再把精饲料拌在青草、青贮饲料或者氨化饲料中喂。每天饮水3—4次,白天在草场放牧吃三个饱,早晨和晚上补料两次,一天就有五个饱,满足了山羊增重需要的营养,这种育肥方法每天可以增重0.22—0.38公斤。

四、合群性

山羊具有比较强的合群性,山羊的合群性比绵羊的强,在放牧游走时虽然很分散但是不离群,稍有惊动便迅速奔跑集中,这是山羊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一种灵活习性。所以在放牧时可以让山羊分散开而不加约束,任山羊自由采食,必要时用声音、鞭声或者领头羊来指挥羊群集中,每当过桥、越沟、出入圈门时,只要领头羊先行,其余的羊就会随着领头羊前进。利用山羊的合群性组织放牧,既方便省力,又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五、忍耐性

山羊的耐苦性和抗病力比其他家畜强,即使在饥饿合作患病的情况下,山羊常常能够随群行动而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在饲养和放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羊只行动,以免对病羊发现过迟造成损失。由于山羊喜欢高位采食,寄生虫的感染发病比其他家畜的低,同时山羊对蚊蝇骚扰的抵抗力强于其他家畜强,在夏秋季节蚊蝇多的季节仍然能够安心采食。

六、山羊喜欢干燥,爱清洁

山羊不喜欢栖息在低湿环境,最讲究清洁的饮水,因此,山羊以楼圈关养为好,注意经常保持环境、用具的清洁卫生。饮水和饲料有异味或者被污染,山羊即使挨饿也不会吃的,水中有泥沙或者有腐臭味,山羊宁愿渴而不喝的。

七、山羊勇敢好斗,容易驯养

山羊的神经敏锐,容易领会人的意图,使放牧人员的调教管理,生产指挥很快见效。山羊勇敢好斗,有助于防御敌害,也给群养管理增加了困难,要分圈养或者去角。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