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理想扩大

雏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雏鸡养殖床怎么弄)

雏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雏鸡养殖床怎么弄)

大家好,关于雏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雏鸡养殖床怎么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雏鸡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技术

雏鸡的第1次饮水称为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之后24小时左右进行,初饮时间太迟易造成雏鸡脱水和虚弱。开食前先饮水,一般在给料前2-3小时左右提供饮水,在最初1-3天的饮水中加入蔗糖或葡萄糖可降低死亡率。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用温开水,

雏鸡的需水量与品种、体重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体重愈大,生长愈快,需水量愈多;中型品种比小型品种饮水量多;高温时饮水量较大。一般情况下,雏鸡的饮水量是其采食干饲料的2-2.5倍。

(1)开食时间。给初生鸩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开食的时间掌握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此时雏鸡的消化器官才能基本具备消化功能。过早开食,雏鸡缺乏食欲,对消化器官有害,也影响卵黄的吸收利用,不利于今后的生长发育;过迟开食,雏鸡的体力消耗大,影响今后的生长和成活。

(2)开食方法。开食时使用浅平食槽或食盘,或直接将饲料撒于反光性强的已消毒的硬纸、塑料布上,当一只鸡开始啄食时,其它鸡也纷纷模仿,全群很快就能学会自动吃料、饮水。有条件的鸡场或专业户可采用人工诱食的方法,让鸡群尽快吃上饲料。

(3)正常饲喂。开食1-3天后,应逐步改用雏鸡配合饲料进行正常饲喂,并在喂食器中盛上饲料,每天多次搅拌喂食器中的食物,促使雏鸡开始使用喂食器,一周后撤除开食器具。从2周龄时,料中应开始拌1%砂砾,粒度从小米粒逐渐增大到高粱粒大小。

(4)雏鸡日粮。雏鸡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为丰富,热能不至缺乏。配合雏鸡饲料时,重点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蛋白质是雏鸡生长发育最主要的营养成分,雏鸡月龄越小,对蛋白质营养的要求越高。口粮种粗蛋门含量在6周龄内应为20%左右。要重点满足蛋氨酸和赖氨酸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

雏鸡养殖方法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1.育雏前的准备: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1、雏鸡的饲养: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3、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4、保持正常的通风: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5、光照及饲养密度: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时/日;6--9日令16--18小时/日;10--14日令14--16小时/日;15--28日令12--14小时/日;28--42日令8--10小时/日。

饲养密度:1--2周令30--40只/平方米,3--4周令25--30只/平方米,5--6周令20--25只/平方米。

6、断喙: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令,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4mg/kg)或加电解多维。

7、雏鸡免疫: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炎和鸡痘的免疫工作。

雏鸡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技术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第1次饮水称为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之后24小时左右进行,初饮时间太迟易造成雏鸡脱水和虚弱。开食前先饮水,一般在给料前2-3小时左右提供饮水,在最初1-3天的饮水中加入蔗糖或葡萄糖可降低死亡率。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用温开水,

雏鸡的需水量与品种、体重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体重愈大,生长愈快,需水量愈多;中型品种比小型品种饮水量多;高温时饮水量较大。一般情况下,雏鸡的饮水量是其采食干饲料的2-2.5倍。

(1)开食时间。给初生鸩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开食的时间掌握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此时雏鸡的消化器官才能基本具备消化功能。过早开食,雏鸡缺乏食欲,对消化器官有害,也影响卵黄的吸收利用,不利于今后的生长发育;过迟开食,雏鸡的体力消耗大,影响今后的生长和成活。

(2)开食方法。开食时使用浅平食槽或食盘,或直接将饲料撒于反光性强的已消毒的硬纸、塑料布上,当一只鸡开始啄食时,其它鸡也纷纷模仿,全群很快就能学会自动吃料、饮水。有条件的鸡场或专业户可采用人工诱食的方法,让鸡群尽快吃上饲料。

(3)正常饲喂。开食1-3天后,应逐步改用雏鸡配合饲料进行正常饲喂,并在喂食器中盛上饲料,每天多次搅拌喂食器中的食物,促使雏鸡开始使用喂食器,一周后撤除开食器具。从2周龄时,料中应开始拌1%砂砾,粒度从小米粒逐渐增大到高粱粒大小。

(4)雏鸡日粮。雏鸡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为丰富,热能不至缺乏。配合雏鸡饲料时,重点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蛋白质是雏鸡生长发育最主要的营养成分,雏鸡月龄越小,对蛋白质营养的要求越高。口粮种粗蛋门含量在6周龄内应为20%左右。要重点满足蛋氨酸和赖氨酸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

关于雏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