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理想扩大

关于蚯蚓的小知识(关于蚯蚓的知识二年级)

关于蚯蚓的小知识(关于蚯蚓的知识二年级)

关于蚯蚓的知识

蚯蚓是一种冷血的无脊椎生物,外界温度变化对蚯蚓活性和生存会产生巨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温度20-27℃下蚯蚓活性较好。蚯蚓是雌性同体,意味着它的生殖繁衍方式可以靠自己解决。蚯蚓没有肺部器官,呼吸过程需要通过皮肤来抓捕氧气,所以土壤含水状况对蚯蚓会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下雨天路边很多蚯蚓活动,部分原因是它们需要离开淹水区域进行呼吸活动。相反,如果土壤干旱了,蚯蚓也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是因为它们皮肤干燥后就极易死亡。还有一点是蚯蚓怕光,直接的光照会导致它们麻痹,行动能力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原因。

关于蚯蚓的10条知识

1、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

2、蚯蚓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

3、蚯蚓蛋白质含量达百分之七十,还有微量元素,如磷、钙、铁、钾、锌、铜以及多种维生素;

4、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蚯蚓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5、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有机废物垃圾为食;

6、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

7、蚯蚓喜夜间或雨后出穴活动;

8、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含脂肪、胆固醇,可食用,也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

9、蚯蚓循环系统是封闭式循环系统;

10、蚯蚓以皮肤呼吸,会从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肤的湿润。

有关蚯蚓的知识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蚯蚓是分解者,对于人类来说,它可以分解掉人类生产的有机垃圾,使其变成无机物,供植物等利用。所以说院子里有蚯蚓的话种菜或种花都会长得比较好……

蚯蚓还可以作饲料、食品和药材,对人类的益处很大。

除石头、砖瓦、玻璃、金属、橡胶等之外,其他一切能够腐烂的有机废物和生活垃圾都能被它所消化,并可转化为有机肥料。蚯蚓的消化系统是惊人的,它能分泌出一种分解木纤维的酶,因而,一些杂草木屑、兽骨鱼刺、蛋壳果皮、破布烂纸以及其他污物,都成为它们口中的美味佳肴。据实验,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以吞食40吨垃圾,如果处理一户普通家庭的垃圾,只要饲养2000条蚯蚓就足够了。蚯蚓可谓是忠实的“环境卫士”。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蚯蚓在农业、林业、牧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和对环境保护的特殊作用。据调查我国每公顷土地内大约有蚯蚓15万~180万条。由于蚯蚓的掘地性和杂食性,每年每公顷土地内的蚯蚓排出的蚓粪就可以达到几十吨至几百吨。富含腐殖质的蚓粪是植物生长的极好肥料。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恢复和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此外,蚯蚓在处理垃圾中的有机废物,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和为入类提供蛋白质新来源等方面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第三,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养殖是一个不错的门路,发展会很好。

本文来源网络